实施示范试点工程
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有序展开。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住建部再度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截至目前,住建部和科技部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名单,国家智慧城市(区、县、镇)试点达到近300个,其中不乏智慧养老的专项试点和以社区服务、健康医疗为抓手的智慧养老应用。
2012年,全国老龄办提出了“智能化养老”理念后,即批准华龄涉老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中心在全国探索建立“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以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智能化养老模式。实验基地通常由建筑设施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照护服务智能化系统和文化娱乐智能化系统六大智能化系统构成,集科技集成、绿色环保、优质高效、整合资源等优势于一体,具有居家养老、公寓养老以及长期照护等多方面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智能化养生养老园区”“智能化老年宜居社区”“智能化老龄服务机构”三大类型,根据智能化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是智能化养老的示范样板。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出台的《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规范》,我国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筹建的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有17家,投资规模达到100多亿元人民币[7],计有河南安阳、贵州安顺、贵州贵定、北京怀柔庙城镇、北京康灜养老服务机构、云南滇池、杭州建德、邯郸磁县、山西运城、杭州建德、北京延庆、湖北钟祥、湖南邵阳、海南海口、成都锦江、浙江湖州安吉等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通过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建设,推进智能化养老技术设备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开发与应用,逐步改变我国养老服务技术设备落后、服务效率与质量不高的落后状况,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养老的发展与进步。在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建设基础之上,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区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在重庆巴南区、成都锦江区进行试点推行。根据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全国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也初步发展起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华龄智能科技产业园是全国第一个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其是包括核心区(全国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配套区(全国老龄智能科技产品生产基地)、体验区(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养老综合体。
2014年6月20日,民政部《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发布之后,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便正式启动。该通知选定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北京市大兴区新秋老年公寓、河北省优抚医院、江苏省无锡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河南省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中州颐养家园、安徽省合肥庐阳乐年长者之家、四川省资阳市社会福利院等7家养老机构进行示范工程试点。示范工程主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定位求助、跌倒自动检测、卧床监测、防走失、行为智能分析、自助体检、运动计量评估、视频智能联动等服务。依托养老机构对集中照料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示范试点工程,一边探索机构养老辐射周边社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模式,一边建立健全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技术应用成果,促进物联网相关的智能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健康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智能化的背景下,智能健康养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7年,《关于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发布之后,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进,近两年来,通过二次申报,全国共确定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79家、示范街道(乡镇)130个、示范基地名单29个,合计238个试点示范项目。第三批申报通知已于2019年6月发布,试点示范工作已经完成材料申报,进入审核评选阶段,预计不久将公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