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教材在河海大学周天福老师主编的《工程物探》(由水利部科教司教学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编写,适合高等院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等专业开设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或工程物探)课程的需要。鉴于物探方法多,而本课程在非地质类和石油类高校所分配到的学时有限(54学时),故在内容取舍上,以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岩体弹性波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为重点,对其他一些常规的、成熟的物探方法及某些新技术、新方法尽量作全面的知识性介绍。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这些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物理实质、应用条件和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本书为求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注意地球物理与地质密切结合以及在工程勘察实践中的应用。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同时考虑了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建筑工程、矿业等相近专业学生学习物探的需要。
本教材与周天福老师主编的《工程物探》相比,在电法勘探方面,重点突出了阵列电阻率方法,增加了探地雷达、瞬变电磁法;在地震勘探方面,重点突出了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和解释方法;在岩体弹性波勘探方面,在原岩体声波探测的基础上,增加了隧道超前预报、井间弹性波勘探、水域弹性波勘探、面波勘探和常时微动等方法;在地球物理测井方面,增加了水文地质参数测井方法。其中,常时微动和水文地质参数测井方法等内容主要参考了王兴泰老师主编的《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反射波法解释内容主要参考周绪文老师编的《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
参加本教材编写工作的有河海大学张宏兵(绪论、第八章、第十章)、蒋甫玉(第一至第四章、第九章)和黄国娇(第五至第七章)。全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汉明教授担任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河海大学同事及兄弟院校、生产科研单位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8年10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