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层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二、覆盖层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众所周知,有限导电体在晚期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在时间常数较大的情况下,其衰减速度可能比导电覆盖层上的响应衰减速度要慢。因此,当良导电矿体与覆盖层组合在一起时,在晚期有可能得到以矿体响应为主的信息。但是,在早期,由于发、收回线与覆盖层之间的耦合比与矿体的耦合要强得多,所观测到的信号将主要反映覆盖层的响应。由图4-22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规律,在早期,曲线1(组合)与曲线3(纯覆盖)相重合,主要是反映覆盖层;在晚期,曲线1(组合)与曲线2(单纯矿)逐渐趋于相平行或相近,主要是反映矿体,尽管背景被抬高,但矿体响应的主要特征被保留下来(τ值与无覆盖时相同),区别在于进入晚期的时间被推迟。从全覆盖条件下水平圆柱体异常剖面曲线(图4-23)也可以明显地看到,早期曲线几乎为一直线,幅值也较高;随着测道的增加,异常曲线形态逐渐接近于深部矿体单独存在时异常曲线的形态(图4-18),但直至16道(15.8ms)异常幅值要比矿体单独存在时高10倍左右,异常的清晰度变差。
导电覆盖层条件下,影响对矿体探测能力的因素很多,如矿体埋深、板状矿体的纵向电导、覆盖层的纵向电导、取样时间及回线边长等。因此在对异常作解释时,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图4-22 导电覆盖层对板状体异常时间谱的影响
1—覆盖层与矿体相结合;2—矿体:铝板尺寸为34cm×31cm×0.54cm,h=4cm,α=45°;3—覆盖层:厚度为0.05cm的薄铝板,重叠回线边长为10cm
图4-23 全覆盖下水平圆柱体异常剖面曲线
(矿体模型:直径为8cm的水平钢柱;长41.7cm;h=5cm;覆盖层为0.05cm厚铝板;重叠回线边长为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