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地形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三、起伏地形对瞬变电磁剖面异常的影响

1.高阻围岩条件下的地形影响

瞬变电磁法是观测纯异常的一种方法,不存在一次场的背景,因此,在高阻围岩条件下,当地下无导电体时,纯地形起伏不会产生假异常。如果地下有导电体,由于地形起伏改变了回线与导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异常形态发生畸变。

图4-24及图4-25分别为山谷及山坡地形下异常畸变的特征,可见,当地形起伏使耦合加强时,所得到的异常就比平坦地形情况的异常响应要强;反之亦然。

2.导电围岩条件下的地形影响

野外实际条件下,围岩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它们的影响不可忽略。起伏地形条件下,这种影响将在剖面曲线上突出地反映出来;相对于平坦地形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使异常背景起伏,另一是由于与矿体耦合关系的改变而使异常形成畸变。如图4-26所示,在早期主要反映导电围岩的起伏,其特点是响应幅值高,在地形转折点出现局部起伏,但是,由于一般情况下围岩的导电性并不十分好,这种高值响应的衰减速度较快,因此,到了中、晚期的异常将逐步突出深部矿体的响应。由于矿异常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故得到V形的形态。

图4-24 山谷地形下直立板状体上的异常剖面曲线

(模型:铅板尺寸为70cm×40cm×0.1cm;h=5cm;回线边长为10cm;t=1.2ms)

图4-25 山坡地形下直立板状的异常剖面曲线

(模型:铝板尺寸为70cm×40cm×0.1cm;h=5cm;回线边长为10cm;t=1.2ms)

图4-26 由导电围岩构成的山脊地形下水平板状异常响应剖面曲线

(地行模型:铅铸的45°山脊;矿体模型:水平铜板尺寸为15×15cm×0.4cm;回线边长为4cm;点距为1cm)

野外常遇到由于风化切割所构成的沟、谷、山包等地形,当具有相当规模时,往往在早期道出现异常响应或背景的起伏,不过到了中、晚期这种响应一般已消失,并不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