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概述

电磁感应法是以地壳中岩(矿)体的导电性、介电性与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观测和研究电磁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从而寻找地下良导矿体或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组分支电法勘探方法,简称电磁法。

电磁法的种类较多,从场源形式可以分为主动场源和被动场源两大类。主动场源又可分为连续波场、瞬变脉冲场和辐射场。连续波场源是向周围空间建立连续的正弦波电磁场,并观测和研究交变电磁场的空间和相位变化。也可以通过改变发射场的频率,从而研究异常随频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又叫频率域电磁法,其工作频率一般低于105Hz。瞬变脉冲场源是向周围空间建立瞬变脉冲的电磁场,在脉冲间歇阶段观测随时间衰减的电磁场,研究异常的空间分布和异常与时间的关系,故这种方法又叫时间域电磁法。研究频率大于105Hz的交变电磁场的方法称为辐射场法。这时电磁场能以波动形式传播,利用岩矿体对电磁波的透射、绕射和吸收特性的差异解决地质问题。目前常用的有地质雷达、低频电磁法和井中无线电透视法。

被动场源类有天然音频电磁场法和大地电磁法等。

电磁法按工作场所不同可分为航空、地面、井中电磁法。

电磁法在找矿,地质填图,解决区域地质构造及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但限于篇幅,在此只作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