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电阻率的概念

一、视电阻率的概念

电阻率公式[式(1-35)]的应用条件是:地面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地下充满了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满足这些条件得到的是大地的真电阻率。然而,实际的地形地质情况是复杂的,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良导矿体、溶洞等,电阻率往往是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套用式(1-35)计算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值,就不是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而是该电场分布范围内,地下各种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称之为视电阻率,以符号ρs表示,即

式中:K为装置系数,由式(1-36)确定,无论地面是否起伏不平,AM、AN、BM和BN等分别表示A、B和M、N间的水平距离。

视电阻率虽然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但可以根据所测视电阻率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去发现和探查地下的电性不均匀体,达到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如下:

(1)电极装置类型和电极距大小。

(2)测点和装置相对于不均匀地电体的位置。

(3)地下地质体的分布情况和电性差异,包括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的形状、规模、厚度、埋藏深度及相互关系和地质体各自的电阻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