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频谱分析
频谱(振幅谱)表示波的能量相对频率的变化规律。频谱分析就是利用傅里叶分析从地震信号x(t)中求取其频谱X(f)的过程。频谱X(f)则反映出组成地震信号的各谐振分量的振幅、初相与其频率的关系。频谱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谱分布范围,以便选取合适的频率滤波器,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提高记录的信噪比,此外还为进行岩性岩相解释等提供参数。
根据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可知,若给出时间序列x(nΔ),其中Δ为时间采样间隔,n=0,1,…,N-1,N(N为采样点数),x(nΔ)的频谱为X(md),则有
式(7-30)和式(7-31)组成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从式(7-31)可知,X(md)的实部ReX(md)和虚部ImX(md)分别为
频谱分析时要考虑如何选择参数Δ和N,它们影响着频谱分析的精度。
1.采样间隔Δ的选取原则
根据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间隔Δ满足:
式中:fc为地震信号x(t)的截止频率,即x(t)最高可能达到的频率,如果Δ=4ms,那么,截止频率为125Hz。
2.参数N的选取原则
连续的地震信号x(t)经过采样后,截取出其中某一段离散的地震信号x(nΔ)(0<n<N-1)来做频谱分析,从有限傅里叶分析知,有限离散频谱的频率间隔为
因此,要求N满足:
式中:fδ为地震信号的频率分辨间隔。
为进行频谱分析的最小记录长度。
选取N时要求满足式(7-37),即要求记录长度NΔ不小于最小记录长度。又因为一般频谱分析程序都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因此,一般还要求N=2k,k为正整数。
为减小选取时窗端点截断因素影响,在频谱分析时,应在时窗两侧取一斜坡值或镶边。当地震资料反映的薄层较多、层间距较小时,为了对某一波组进行频谱分析,斜坡值应取小些,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把相邻层的振动取入分析时窗,以致歪曲有分析价值的细节。对二维信号f(t,x)的频谱分析,我们采用二维傅氏变换计算,其结果为f-k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