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解释及应用

四、资料解释及应用

新建东都—平邑线铁路工程自磁东线东都站至荷兖日线平邑站,位于新泰市东南部和平邑县西北部,全长60.13km。线路经过沈村矿区,在DK1+360~DK3+700内有长期、多层、富水、重复开采的煤层采空区,该段线路跨越采空区长度达2.16km,空间上在线路下分布有4~5层的复杂采空区,采空区变形引起多处地面塌陷、下沉、房屋变形。因此大型采空区的存在将会对东平线铁路工程的修建和正常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此采空区具有大型沉陷盆地及小煤窑式古空区共同存在的特点,在如此复杂且深埋又多层的采空区配合地质钻探进行物探检测尚无成功经验。采用先进手段对采空区整治处理前后进行检测,正确快速评价治理效果,是确保铁路建设安全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次注浆处理效果物探检测试验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两段作为实验段,两个试验段里程如下。

(1)在DK1+460~DK1+620试验段,从注浆前S1-Ⅲ-24与S1-Ⅲ-25孔对地震波CT成果图(图8-25)中可得出,孔间存在的三个软弱区分别位于-70~-65m、-85~-78m和-104~-98m处,其与附近钻孔S1-Ⅲ-33孔及已知地质资料对应关系良好,说明地震波CT采集处理效果较好。

图8-25 S1-Ⅲ-24与S1-Ⅲ-25孔对地震波CT成果图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勘探分院提供)

(2)在DK2+380~DK2+550试验段,从注浆后S3-Ⅲ-13与S3-Ⅲ-14孔对地震波CT成果图(图8-26)中可得出:尽管两孔已经是注浆后孔对,但孔间仍存在两个明显的软弱夹层,分别位于-82~-78m和-105~-96m处,方向斜向小里程侧。对照地质资料,可知该深度范围内,注浆处理未触及到。说明该段的注浆处理深度不大,-78m以下未曾处理。

图8-26 S3-Ⅲ-13与S3-Ⅲ-14孔对地震CT成果图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勘探分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