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测量结果的改正
2025年09月26日
三、重力测量结果的改正
1.纬度改正(正常场改正)
由正常重力公式可知,地表的重力值随纬度φ变化,因此,为了消除由于测点的纬度不同所引起的重力变化,必须进行纬度改正,其改正公式为
式中:φ为测区的平均纬度;D为总基点与测点的纬向距离(以公里为单位),在北半球,测点位于总基点以北时D取正号,反之取负号[43]。
2.地形改正
当测点周围地形有起伏时,测点所在水平面以上的多余物质和水平面以下空缺部分所亏损的物质,必然对该点观测结果有影响(都使观测值减小),因此需要进行地形改正。即把测点所在的水平面以上的物质去掉,而把水平面以下的空缺部分填补起来。这项工作计算量很大,多用电算处理。
3.中间层改正
通过地形改正后,测点周围成为测点水平面,但测点到大地水准面或基点水准面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厚度为Δh的水平物质层,称为中间层。由于各测点的高度不同,中间层厚度不同,该层物质的引力也不同。为消除中间层厚度变化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必须进行中间层改正。中间层校正值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取地壳的平均密度2.67×103kg/m3为中间层密度σ值。
4.高度改正
重力值随测点高程的增加而减小,这种变化与地下物质密度分布无关。因此,当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点水准面之间有高差Δh时,需要进行高度改正。高度改正值为
式中:Δh以m为单位,测点高于大地水准面或基点水准面时Δh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如上所述高度改正和中间层改正都和测点的高度Δh有关。因此,当测区面积不大、地形高度变化较小时,通常把两项合并起来校正,即
这种校正称为布格校正,校正后所得值称为布格重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