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方式和接收条件的选择

三、激发方式和接收条件的选择

(一)激发方式

激发方式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获取地震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及勘探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震源的激发方式主要有爆炸(雷管和炸药)、锤击和夯击、压缩空气枪等形式。爆炸时其有效接收距离随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井中放炮时,接收距离可达十余公里。其他方式的最大接收距离约为数百米(与仪器的工作性能有关),有关数据见表6-2。

表6-2 激发方式与有效接收距离

(二)接收条件的选择

接收条件的选择包括测试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水平、测网、道间距、激发点的布置与观测系统的选择以及检波器性能与布设方式等内容。所谓最佳的接收方式就是尽最大可能压制干扰信号,突出有效信号,以得到清晰可靠的地震记录。这里所指的接收方式,则是指仪器的工作条件及检波器的选择与布置。

1.有效波和干扰波

就地震勘探而言,其有效波和干扰波是个相对的概念。利用折射波勘探时,所有其他的波如反射波、面波、直达波等均属于干扰波。同样,利用反射波勘探时,折射波等其他波显然均为干扰波。过去往往把面波视作为干扰波,但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利用面波做浅层勘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样在进行面波勘探时,折射波、反射波又均成为干扰波了。因此,只有那些不能被利用的波才始终属于干扰波,如声波、多次反射波以及一些随机干扰信号。地震勘探的效果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压制干扰波,加强有效波。

2.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

目前使用的地震仪器一般都具有滤波、延时、信号放大增强等功能。所谓仪器的工作条件的选择,就是根据不同的要求,通过反复试验,选用能获得最佳效果的有效波参数指标。

3.检波器的选择和布置

检波器实质上就是接收地震信号的传感器,每一种检波器都具有自身的频率特性和方向特性。而地震波中各种不同特征的波,其频率和方向性也不一样。如面波的主频分布一般在20~30Hz,而浅层有效波的主频分布均在80~300Hz。故在选择检波器的固有频率时,应选用固有频率较高的检波器。检波器的方向特性,主要是指检波器的最灵敏接收方向。当地震波的振动方向与检波器的最灵敏方向一致时,所接收到的信号最强。因此,在布置检波器时其最灵敏的方向对纵波来说就是波的传播方向,对横波来说是垂直波的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