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贤老师事迹简要介绍
郑贤老师任教于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也是广东省、广州市知名的教师。
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她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教学科研突出,曾获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荣誉几十项,在这里只列出部分: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首批名教师、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南粤教坛新秀、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羊城公德公益百星、海珠区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
在2007年8月31日,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唯一教师代表参加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在会上受到了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以及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在2010年11月8日光荣当选为“第16届亚运会火炬手”。在2015年被评为“广州市好教师”,在2016年入选为“海珠最美教师”,2017年入选为“广东省最美教师”。此外,她还连续光荣当选为广州市海珠区第14届、第15届、第16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
对于一位有着众多炫目光环的老师,她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都坚守并活跃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领域,坚持每年都在省或市、区、学校上研讨课和公开课,她那充满“激情和亲和力”的课深得信息技术老师的钦佩和赞誉,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她的课堂被孩子们称为“乐园”。
她的教育理念是:让爱沁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不断自我超越。因她爱生如子,视生为友,所以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她对学困生尤其钟情和厚爱,每年都有好几个特别的“宝贝”,在她以“爱心换真情”的教育下,得到质的飞跃。从教以来,她桃李满天下,她培养的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小学计算机竞赛获奖人数达1200多人次,曾被《羊城晚报》报道她是“创造教育奇迹的人”。
近10年来,她应邀曾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以及省、市、区的中小学进行了百场以上的教育教学讲座。在广东省内有八十多名青年骨干教师是她的徒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这些徒弟现在有的成为了当地的名教师、有的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了教学能手,更有一位成为了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
她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曾获得全国、省、市、区的教育教学奖励超过百项,主要的科研成果有:
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研究成果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例、课件分别有一项获一等奖和三项获二等奖;
参与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学习社区的资源优化与应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研究成果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发表于《教育信息技术》(2008年11月)并获2012广东省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主持了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快乐打字的行动研究》,论文《“键盘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2月)并获2013年广东省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研究成果论文《小学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快乐打字的实践研究》发表于《课题教育研究》并获广东省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论文《关注教学细节,实现有效教学》发表于《教育导刊》(2014年6月);
主持了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论文《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发表在《教育信息技术》(2015年4月)并获广东省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发表在《教育信息技术》(2015年4月)并获广东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主持了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的学习在数字文化中的创作应用》,研究成果论文《基于STEAM的小学“3D打印”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8月)并获广东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教育叙事文章发表如下:《学生与我的较量》发表在《师道》(2011年9月);《红裙舞起》发表在《广东教育》(2012年2月);《人生因追求而美丽》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5月);《老师,本子是谁画花的》发表在《师道》(2016年8月)。
主编并出版了《一起走过的日子》和《教师的访学与游学》两本书。
参与了广东省和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和教参的编写。
“他日红花,今日绿叶”,是社会各界对她的诗意评价;“尽己所能,努力做好一切;成就他人,才是成就自己”,是她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