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签情谊浓浓——讲与2010年广东省信息技术骨干培训班学员听的事
袁飞华
(转载语:学员飞华写的这篇文章,表达了我与学员间的挚情与离别依依,把它转载此,与大家分享。)
2011年4月7日中午,广州。
趁报到后论文答辩预备会还没有那么早开的时间,我便和同是学员的仕楼商量前往郑贤老师处聊一聊,他爽快地答应了。虽然知道她工作繁忙,但到了广州,怎么还是要先拜访师傅啊,这是第一等的事,二是还有一些论文上的问题要与她探讨。
春光明媚,海珠区实验小学门前的玉兰树散发着清香的味道,像在引领着我们。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学校,学校的保安人员一见我们,马上笑着开了门,说“你们好!郑老师在办公室,你们上去吧!”哦!分别都快半年了,每天面对着人来人往的他还记得我们,一种久违回家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
直去拐弯,走上三楼,转过楼梯,老远我们喊:“师傅!”师傅迎出来,一如既往的亲切笑容,我们握手、问候、说笑,时光仿佛回到到去年的十月,工作室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改变多少,靠里面的一排办公桌椅还是那样放着,好像还是我们上次最后一次讨论后摆放的样子,但窗外的玉兰树已开花了,工作室弥漫着阵阵清香。师傅已经帮我们打好了午饭,不住地叫我们:“快吃吧,不吃就冷了!”我们是毫不客气地饱餐一顿。因为她下午还有课,我在吃饭的同时,就我的论文还征询了她的看法,她给了我很多的意见。
她又去找来很多卡纸给我们做论文封面,就去上课了,等她上课回来,我的论文也修改得差不多了。她靠前来神秘地问我:“你觉得《沉思录》这本书怎样?”
我说:“好书啊,好像有谁这么说过:这本书买来不一定马上就看,但一生之中一定要有看的时候。”
“对!你看,这就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个大纸箱,不用说,那是她说的书了。
她拿出一本,说:“你们上次来的时候,我不是送了一本《爱的教育》吗?这次,你们是最后一次培训了,等你们完成任务结业典礼后,我们一起聚会,我再送你们一本书——《沉思录》。”
拿过这本书,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本,装帧精美,握在手中感觉很有分量。那一刻,我明白了师傅的心意。
伙伴们,这就是我们的师傅——郑贤老师。两度赠书,从《爱的教育》到《沉思录》,从教育经典到人生经典,从做事到做人,从学到思,师傅是用心良苦呀。
接下来,她做的事有很多,我就一一道来:
她先在每一本书的扉页题上寄语:读书,能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宽!
接着,她从一本精美的叫《领头羊》的书签台历上(不知她又是从哪里费心找来的)拆下几张日历来,这些书签台历,三张一组,每组都是一幅国画,画的是梅花、古松、竹石等,她把它们小心的对折、撕开、打好孔,又找来一扎五颜六色的丝线,每组书签都系上红、黄、蓝三色。
为什么要分别系上不同的三种颜色呢?我没有问。
然后把每组书签的背面都标上标号,又把我们所有学员和成员的名字一一列在一笔记本上,想一想,又写一写,偶尔问我们一下谁和谁在一起聊得比较多,和谁一起住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看到她很细心地在每个人名字后面都写上一个对应着书签后面的标号,一共分成七组共二十一张,每一组书签都叫我拍了张照片,我笑着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你帮我保守秘密吧。要知道这书中的书签不是完整的,与这书签相连的还有两张,而这两张书签的拥有者就是另两个伙伴。或许多年之后,在伙伴们拿起《沉思录》时看到书中的书签,睹物思人,书签会令人记起我们所有的同伴,记得与自己书签相连的人。这是友情延伸和难忘友谊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批注[28]:华世雄:这是很有创意的一份礼物!三张书签各自成章,但放在一起,又能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实在太高明了。这既完整又不完整的书签,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身边的伙伴,我们还有强大的手足深情。
此时此刻,对于亲身参与其中的我,除了更多的感动与感激之外,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接下来,我们三个人谈了很多,时间不早了,我们也告别师傅,准备回学校了。依依不舍地走出工作室,走在校道上,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不住往前走,等到仕楼说:“出门了”!我才猛然惊醒,差点撞到门。
伙伴们,我能保住这个秘密吗?相信聪明的你们很快就会识破师傅的“秘密”,当我写下这篇感想时,你们一定会再拿起夹在书中的那枚小小的书签看一看的,你们找到和谁是“一伙”的吗?
伙伴们,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遇上了这么好的师傅!我们有幸遇到了郑贤师傅,她以她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研能力引领我们上课、评课、议课、开展一系列教研工作,让我们感受着名师的风采,得到了一次次认识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更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在关心我们,以她极富魅力的人格影响着我们。人的一生中遇到的老师可能有很多,但值得你真心叫师傅的,可能不多或没有,因为这需要一种情谊,情谊是只存在于心底里最深处的东西,它不须惊天动地,不须声势浩大,不须浓墨重彩,是一份早已打好的饭,是久违的一声问候,是一张小小的浸透希望与情意的书签。
批注[29]:汪凌:师恩难忘!
批注[30]:郑苏贤:小小书签,汇集了多少心思与情意!
想想吧,大家都人过三十了,都说要接近中年了,还能拥有一个真心的师傅,这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一大幸事吗?
这次的培训不是说要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吗?我的第一最大收获就是在这次省信息技术骨干培训班里认识了一帮人,一帮好人!让我们心存感念,记住并珍惜这一年来的一切人和事,让她成为我们有限人生中的精彩片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