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绿叶——我眼中的郑贤老师
黄国华
每天迎着晨风,踏着朝阳,在操场上,总见郑贤老师奔跑的身影,跟学生一起比试,一道挥汗,开始她一天充满阳光的校园生活。夕阳西下,校园已恢复了平静,总见郑贤老师仍在敲打着键盘,或撰写她的专栏,或忙她的课题,或在备她的课。郑贤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充满热情,热爱生活,对人生有着美好规划的人。
可在很多人的眼中,郑贤老师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31岁前她没有涉足教育领域,31岁那年,她参加广州市海珠区教师公招,从企业转行做了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从此,她的人生开始改写。
从一个教育的门外汉,一跃成为海珠区乃至广东省教育界的精英和典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她培训学生参加省、市小学计算机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她撰写的教学设计、论文多次荣获省、市、区的一等奖,她开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性研究学习,已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国培专家”、“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首批名教师”、“广州市优秀专家”等光荣称号。2007年暑假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唯一代表接受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0年她成为了广州亚运火炬手,2010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牌“郑贤教师工作室”。
在我的眼中,郑贤老师是一位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人。每天在校园里见到她,脸上总是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露出八颗雪白的牙齿,让人感觉友善亲切。她爱着自己的职业,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正是由于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一个个奖项与她结缘,一项项荣誉垂青于她。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同事感到自豪。从看从听从合作中,我读懂了她是这样一个人:
一、热爱工作,享受工作
郑贤老师热爱工作,享受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学校工作需要协助,她总是急人所急,二话不说爽快地答应。记得有一回,学校某个班需要代课,教导处安排别的老师代上,个别老师有的说今天有很多作业要改,有的说今天已上了很多节课了。当教导主任一叫郑老师代课时,她爽朗地回道:“行!没问题!”接着,她就搁下自己手头的工作,马上与任课老师沟通课程的进度,嘴里不停说:“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在教师大会上,她曾与我校的青年教师分享其成长经历,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爱孩子们,喜欢跟他们在一起,每天看着他们,我心里就快乐。看着他们慢慢成长,我收获着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正是心存着这份执着而又真挚的爱,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她总是乐呵呵的,她享受着工作的忙碌及忙碌后收获的成功。她常常埋头苦干至深夜,达到忘我的境界,忘了时间,忘了吃饭,忘了周围的一切。不少次,月儿上柳梢,星儿在眨眼,她才骑着自行车,迎着晚风,哼着曲儿离开学校。
树大招风,名高招妒。在一个圈子里,郑老师的认真劲儿难免引起他人的闲言碎语,对待他人的非议,她显得很坦然。记得这学期有三周时间,她代任四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工作,由于她没任该班的课,为了不让该班班风散漫松垮,下课铃一响,她就从课室或办公室匆匆小跑到班里,即便是十分钟时间。晨会时间,或下午放学后,她都在给孩子们学习当月德育主题“守常规,我坚持”的要求,对学生逐个评比,指出不足,提出第二天努力的方向,孩子们目光炯炯,静心聆听她谆谆教导。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是,第三天依然如故……她不言累不嫌烦,看到班风在她努力下日益好转,她喜上眉梢。发现班里几个学生行为有问题,她花上好几个小时,逐一打电话给家长反映情况,邀请家长到校与她一起帮教。对她的做法,有个别老师非议说:“按郑老师这样的工作方法,样样都这样认真,那真的要累死人了。”马上有人接话说:“人家是特级教师啊!”郑老师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议论。她笑言:“学校交给我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除非不做。”多么较真,多么负责的一位老师啊!能持之以恒把一件小事做好,多么不简单啊!平凡人之所以平凡,也许就是少了一份坚持吧。她的细致与耐心,到位的管理与友善的沟通,班主任工作虽只做了三周,但是最终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喜欢。她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她自己也收获了一份来自学生与家长的喜悦。
二、甘为绿叶,成就他人
郑老师现已小有名气,但她为人低调,正如她博客署名“绿叶子”一样,她就像一簇绿叶,不张扬不浮夸,默默干着自己的事情,静静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现在已过知天命的年龄,可她对教学仍充满热情,一如既往地坚持上公开课,指导青年教师。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一般中年人具有的职业倦怠感。除了积极投入到一线教学,指导科组老师参与课堂教学比赛外,她还用心主持“名师工作室”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培养广东省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服务。
“名师工作室”,秉承“承师道、行名范、启真知”的工作室理念,三年间先后接待了两批广东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学员共计20多人。为了让学员业务水平过硬,学有所获,郑贤老师花大量时间精心策划培训内容,周密安排培训形式,从上课、听课、评课,到组织专题讲座、到外地进行教学交流、户外拓展联谊等事宜,安排得有条不紊。在她的辅导下,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中有2位通过小副高的评审,成为当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带头人。从郑老师身上,每一位学员传承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道精神。当学员要结束跟岗学习时,对郑老师总会有依恋情怀,依恋她启迪真知时的笑颜,依恋她为人处事的真挚坦诚,依恋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依恋她无所保留的启迪与鞭策。
看着郑老师每天忙碌的身影,我心里不禁会问,她哪来这么好的精力呢?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热情投入,让她忘乎所以?她一句朴实的话正好消除我心中的疑惑,她说:“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是真成功,让你身边的人成功,那才是真成功,那才叫真快乐。”现在我终于明白“绿叶子”的含义了。没有绿叶的奉献,哪有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郑贤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愿意与志同道合的知音分享教育心得,交流教学技能的人,并亲自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人生感悟随年岁的增长而有所不同,她的阅历已是迈上更高的境界了。让他人成功,成了她现在最大的追求。
三、懂得生活,待人真诚
一般人认为,一个女人事业成功就会忽视家庭,或者说有所欠缺。理由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顾此就会失彼。可我眼中的郑老师,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经营得很好。她是一位很懂生活,很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她是一工作起来就会进入忘我的状态,一玩起来又是很疯、很能玩的人。她说,周一至周五的所有时间都是给工作、给学生的,白天忙学校的事情,晚上伏案写东西。有一次,我听说她要出个人专著,且要在一周内弄出近二十万字的书稿。当时一听,我惊呼道:“你是什么人啊?如此能耐!”郑老师提高语调说:“痴人、傻人、笨人、好人、真人、铁人……”
她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当人们沉醉在睡梦中时,她仍伏案工作。当人们在应酬时,她仍埋头苦干。她说生活要有规律,工作时间绝不应酬,把时间最大效率化,白天学生进进出出,只有夜里安安静静,最能让自己的思绪清晰,能把该忙的忙完。她常说时间不够用,能在电话里解决的问题,绝不见面谈。
即使是铁人,也需要放松的时候。周五晚上,就是她约见朋友的时间。她会利用这段时间,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咖啡馆,聊生活聊旅游聊教育聊人生。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性情中人。跟她聊天,你就如阅读一本哲理书一样,内心满载着思考与喜悦。周六是她读书、写文章、整理资料的时间,周日就是她跟家人或朋友小聚的时间。朋友约会一般也是爬山、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以运动为主。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享受上班的忙碌,及下班后与家人的悠闲时光。
热爱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让郑贤老师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几岁,在她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皱纹,看不到斑点,看不到疲惫,看到的是灿烂的笑容,利索的步伐以及敏捷的思维。她很注重养生,每天备一片柠檬,冲水饮用,说是防癌,补充维生素C。自制醋蛋汁,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并乐于与同事分享她的养生之道。不少同事听了,纷纷效仿,只是更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郑贤老师认定好的东西,一直坚持着。好习惯,好人生。她的执着与坚持,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她待人真诚,赢得学生、家长、同行及身边朋友对她的爱戴。
郑贤老师曾在《羊城晚报》开专栏“名师心语”,不少家长看后,主动与她取得联系,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向她诉说管教孩子的困惑。她得悉后,总是耐心地真诚地解答,让家长觉得,这位名师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亲切友善、平易近人。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她愿意花时间跟他们交朋友,如利用假日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或家长一起去骑车、爬山,像大姐姐一样与他们交心,从不同角度发掘孩子们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一些问题学生,在她真诚的感召下,成为爱生活爱学习的阳光少年。
若问我眼中的郑贤老师像什么?我想说,郑贤老师,像一束阳光,充满热情,每天播洒着爱与欣赏;郑贤老师,像一簇绿叶,默默付出,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了自己。我欣赏这样充满阳光又乐于奉献的好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