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杨老师
今晚左右思量,明天就是周一了,四(3)班就要交回给杨老师了。这个班,被我“鼓捣”了三周,为了有一个承上启下,我想我还是应该写一封信给杨老师,把我这三周所了解到的、所做过的、所实施的情况告诉她,这样才是对四(3)班的孩子负责。
连夜写下了下面的信,然后发给了杨老师,希望明天她看了,能体谅并理解我的那份心意。
非常欣慰的是,杨老师看了我的信后,给我发来了这么一条信息:“真心感谢!在您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名师的风范。谢谢!”
用心教育,致力教育,一定会得到同道中人的认同和理解的,感谢您,杨老师!相信四(3)班在您的带领下,一定会更精彩!
杨老师:您好!
受学校安排,我代了贵班三周的班主任工作。我用心尽力了,但由于水平、能力有限,还有很多不尽人意和做得不够的地方,请能原谅并指正!
为了做好交接工作,我简要向您汇报这三周班主任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抓常规,成习惯
根据学校3月份德育教育的主题“守常规,我坚持”,针对班里孩子不重视做好课前准备、集队和午餐喧哗等现象,力抓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行为习惯,通过在每一大组设立“常规之星”守纪登记本,并在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孩子们已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做法:下课前做好下一节课上课的准备,下一节课听到预备铃响,马上安静等待老师上课。但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若放松了对孩子的督促和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调皮孩子的反复提醒,就很容易反弹,功亏一篑。
二、调座位,求更好
由于有孩子因近视看不清楚黑板提出调位,也有孩子和家长提出同位对他(她)的上课造成影响,再考虑有个别孩子的座位不是很有利于他的学习,通过与任课的朱主任、唐老师和朱老师的商量,对孩子的座位进行了调整,因为我没有担任孩子们的课,对于孩子们上课的情况和学习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现在的座位基本是按任课的老师的意见去安排的,调座位的原则就是:希望座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上课学习,能起到互帮共促的作用。如果有不合理之处,请您帮忙修正,谢谢!
三、整歪风,齐努力
代贵班班主任已经三周了,随着对班里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情况从毫不熟悉、到逐渐认识、到基本了解,我对班容、班纪、班风所倾注的力度和侧重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初期是抓常规,后期是抓品行。尤其是在第二和第三周发现了有极少部分孩子在品行方面有问题时,更是令我揪心和全力以赴,我一直是认为品行教育重于一切!
在我任期的第二周,随着班里有孩子利用午休时间溜回课室翻同学书包“偷”钱一事被发现后,一些不良的事情也慢慢被揭开了。有孩子偷偷拿父母或者家里的钱回校,要不就托同学去买玩具、多多卡等等,要不就因为在玩游戏中输了钱要还钱给同学,要不就放学后去小卖部买零食,要不就把钱借给同学等等;有孩子经常粗言滥语,若有同学之间不慎相碰,必恶言相向,并向同学动粗;有孩子上课扔纸团、传纸条,写的是无聊甚至是粗俗的话语;有孩子中午常不好好午睡,不是找人聊天就是敲床板,严重影响他人休息,负责午休阿姨批评他,他就会用粗言滥语回骂阿姨;有孩子测验通常偷看并与同位互通答案;有孩子常出示不雅的手势动作,甚至是有意地去碰撞女孩子的敏感地方;有孩子几乎每天都要随意去拿同学桌上的文具并据为己有、有孩子上课常看课外书、画画、讲话……
针对班里孩子出现的上述情况,我所采取的策略是:与有关的孩子逐一谈心,谈心的目的是重在了解孩子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意图,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教育。事后,我会致电相关家长,告知孩子出现的问题,力求家校合力,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对于有问题有毛病的孩子,只有多方关注、密切注意、持续跟踪,这样才能有所收效。
四、评“星星”,树正气
按学校的要求,在三月份结束之际,要评出当月的“常规之星”。在上周五(3月29日)下午放学前,根据每一个孩子在本月“守常规”方面的表现,在全班孩子的一齐评议下,并本着“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我班有30位孩子光荣地被评为了“常规之星”。
只希望这些“星星”,能影响并带领班里的更多孩子成为“星星”,让“星星”闪耀全班,让“星星”的精神引领着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最后,在这里我对大力支持和协助我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朱主任、黎老师、唐老师、朱老师表达我深深的感谢!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班主任工作寸步难行!没有你们的支持,我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也要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杨老师,我能力有限,有很多做得不合适、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再次原谅!相信四(3)班在您的教导和带领下,一定会更加出色!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郑贤致上
2013年3月31日
批注[39]:牛建国:忘记哪本书云过,一个行为重复21天左右,大致可成为一种习惯。三周的班主任,也许是这群孩子冥冥之中的幸运使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封信,以完美作结,于无声处,雨落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