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缘,让我们珍惜——“开学新接班第一课”记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开学前夕,有位年轻的老师在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QQ群问:“有没有开学第一课本学科的教学视频?”
看到这个问题,我思考:难得有这么认真、求学的老师!是的,开学第一课,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新接班的第一课是非常重要的!此课开得好,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有规有序,使课堂教学能流畅、顺利进行。否则,就容易出现信息技术老师常反应的课堂教学管理难以调控的局面。因为学生进了电脑室上课,一看到电脑,手就痒痒,一股脑儿都是想着如何能玩电脑。想到此,我心不禁一动:我何不上一节“开学新接班第一课”给大家进行交流学习呢?抛砖引玉,为的是更有效地教学,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冒雨听课令我感动
想到就做,这是我做事的风格。于是,我在QQ群发布了信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请感兴趣的、有需要的老师在9月3日下午第二节来听我的‘开学新接班第一课’,并进行教学交流。”
9月3日的这天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当我看到有近十位老师冒着大雨来听课,并且身上的衣服都给雨水打湿了时,心里的那份感动油然而生。感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好学、认真和支持!更令我欣慰的是工作室的成员除了一位老师因学校工作走不开外,其余的都到了,真好!
上课成功喜悦满怀
说实话,我作为本学科的省特级教师、名教师,将近二十年课堂教学的锤炼,对于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自己上的课,一节课上下来,就能感觉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了。
上完这节“开学新接班第一课”,我内心是止不住的喜悦,因为我上成功了!看到下课了,新认识的孩子们却不愿离去,还想留在电脑室继续上课,我就知道我上课成功了!看到在上课前,孩子们走进电脑室时是乱哄哄的场面:乱动鼠标、课本乱放、说话大声随意等,但随着课堂内容的展开,孩子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好,我就知道我上的课成功了!还有,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看到孩子们能敢于向我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想法时,我就知道孩子们不但接受了我,还不“怕”我,我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批注[10]:华世雄:真是遗憾,没能够现场观看这“开学第一课”。作为教师,深知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上得好,便是整个学期成功的一半。这节课,是把学生从放假模式转入学习模式的关键一课!
从评课的交流中,我得到了听课老师对我这课的赞同。课,一如我平时的风格:课在心中如行云流水般进行,聊天式的师生交流令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知道了学习的要求和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认真备课课在心中
下面,我谈谈我是如何备这节课的。
首先,我想到这课虽然是有老师来听课,但我还是把它作为常规课处理,没有太多的上公开课的刻意打造!但与以往还是有两点不同:一是我自己亲自做了一份精美的电子板报《世博归来“叹世博”》,主要是想把我在暑假去看上海世博的感受与学生分享(这也因为这学期五年级的学生是学习电子板报制作,给一个示范作品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在上课的课件中,加入了这新接班学生的照片,让他们感到惊讶和兴奋。
然后,我就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规范行为习惯,明确学习内容”安排了如下的四个环节:
一、相互了解,营造轻松氛围。师生相互自我介绍。我在自我介绍时顺便把自己卖弄了一下,把学校老师对我的别称“特特”演绎给同学们听:那就是教书特别好,对人尤其是对学生特别好。从中让学生了解到我这新老师的特点,与众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打造第一印象,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让学生自我介绍,既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借此能顺便发现一些特别的学生。
二、提出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开学新接班第一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学生提出上课的要求和告诉学生本学期本学科的学习内容。对于上课的要求,我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先咨询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有什么想法和愿望,然后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达成他们的愿望,我才提出了简明扼要的“八字”上课要求:规范习惯,大胆交流。这样学生对我提出的学习要求就能欣然地接受和记住了。
三、展示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在上一环节,我简单向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后,在这一环节,把学习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欣赏“学生电子板报作品”,这些精美的作品既有上一届的同学制作的,也有比他们年龄小的同学制作的,以此激发学生“我也能做”的欲望!最后我把自己做的作品也展示给学生欣赏,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想让学生感到:老师做的作品是多么的漂亮,老师真厉害!我一直是这样认为,想让学生听你,先让学生服你!
四、总结归纳,加深学习要求。情到浓时,课到尾声,还是要不忘强化本课的学习要求。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心领神会,乐于接受,那么这门课才有了好的开始,这门课的教学,才能说有了成功的一半。最后,临下课的时候,我还布置了学生一道“作业”:下节课调整座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桌,在下节课上课前确定好就行了。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桌,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这除了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和“快乐学习”的理念外,更多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学得乐也就更爱学,又何愁这做法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难以调控的局面呢?
做老师的,最幸福的就是你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而学生又是那么喜欢你,并且喜欢上你的课。
因为有缘,你才能与你的学生一起上课,让我们共同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