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应邀赴京,幸福溢满心间——参加北戴河活动和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感想

1.两度应邀赴京,幸福溢满心间——参加北戴河活动和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感想

  在2007年的8月,我荣幸两度进京。这两次的经历,足以丰富我的一生!它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难忘,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珍贵。

下面分两部分谈谈我这两度上北京的感受和收获。

第一部分: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2007年8月3日至9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我非常荣幸地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的唯一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9位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带着家人来到北戴河休假。这次邀请教师和教育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亲切关怀。

在8月2日专家报到的当晚,中央组织部、教育部领导到驻地看望了全体休假人员,他们说:“到了这里就要像回家一样,大家有什么要求,我们尽量满足。”

其实,在休假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专家感受到的岂止是“回家”的感觉,更有一种深受尊重和关怀的幸福感!我们享受的是国家级的礼遇!在北京与北戴河的往返路途中,不仅有警车开路,有关部门还为老师、专家安排贵宾车厢,随行医生全程“护航”,而且在北戴河,老师和专家都被安排在国家领导人下榻的东二路宾馆住宿,并在专用海滨浴场畅游。尤其是当我看到在我们将达宾馆时,竟受到数百米长警卫战士和工作人员的列队致礼,此时此刻我内心满是震撼:我一个小学教师真是做梦也不会梦想到有今天啊!能代表广东省的老师去感受这份中共中央对教师的真诚关怀和高度重视,我是多么的荣幸!唯有更深深感谢所有在我一路走来给我关爱和帮助的人!唯有更努力工作,做好表率,发挥作用!

批注[3]:胡军苟: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师的素质和付出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谋生本领的影响,更是心灵的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用自己掌握的技能,自己多年积累和形成的、科学的处世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会追求自己的幸福。怎么重视教育都不为过。

党中央对休假教师和专家的厚待和礼遇让休假的每一个人感到格外温暖和终生难忘。在那里我曾无限感慨地说道:“我要把党中央对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无限厚爱带回去,让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分享这份光荣。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可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精心育人,潜心教育,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真是幸福连连。

在8月31日,我再度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参加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这一天是我终身难忘、无比幸福的一天,我和与会的老师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我更是作为少数的幸运者之一,荣幸地与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等中央领导亲切握手。当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尤其是在总书记用他大大而温暖的手紧握着我的手时,我激动得脑袋几乎一片空白。一切是那样突然,仿佛从天而降,我竟不知道说啥好,只一个劲地说“总书记好!总理好!”总书记带着微笑,用亲切的眼光看着我说:“辛苦了,老师!”如此近距离地看着总书记,他是如此的神采奕奕,如此的慈爱,如此的亲切,我的眼睛湿润了,那是激动和兴奋啊!我一直都沉浸在这无比的幸福中,是党和人民给予了我这份至高无上的光荣!光荣是属于广东省的所有教师!那一刻更坚定了我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毕生奉献的信念和决心!

批注[4]:华世雄:好生羡慕!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想到郑老师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奋战在一线教育,她流过的汗与泪,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拔尖人才。此刻的荣耀,郑老师当之无愧。

第二部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当老师后,每年都过教师节,可2007年的教师节于我来说非同凡响,终身难忘。我荣幸地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并以激动的心情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倡的“教师精神”和对全国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的领会十分深刻,这使我对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胡总书记倡导的教师精神是: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提出的四点希望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

其实“教师精神”就是对新时期教师职业基本要求。“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是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有机结合,教师职业不能脱离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要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相一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教师的学识态度和行为举止提出了较高要求,既要教授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创新能力,也要把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到教育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度;“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则是对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树立高尚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不为名扰,也不被利惑。

“四点希望”显然是总书记对教师精神的进一步阐述,也是作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或标准。

第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要乐于奉献,充满激情地去传道授业,并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教师要“爱”字当头,责任在心,倾真情、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只有建立在理解、宽容、赏识、信任基础上的爱,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也只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爱学生,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第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博览群书,上课旁征博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递给学生有价值、紧扣时代的知识,这样的教师才会有充满学识的魅力。

第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第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教师如书,学生如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只有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批注[5]:华世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淡泊名利静下心来专攻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多了。很幸运能从师傅身上看到这么纯粹的奉献精神,这更加坚定我坚守教育事业的信心!

我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能荣幸地受到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接见,我会永远记住这难忘而珍贵的一刻!我会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