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知中的思考
我是半路出家,记得我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除了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稍懂之外,不要说什么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思想,甚至连教学的一些基本常规都不大清楚。第一次上课时那种心中无数、不知所措,我至今忆起仍历历在目。
批注[11]:李国霖: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的人,却能在短短的十年里获得“特级教师”等一系列的殊荣。除了佩服郑老师个人的努力,也不得不拷问我们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何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成了“无知的思考”。
我来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任教前,该校没有专职的计算机老师,而是由美术老师和数学老师兼任,并且当时计算机课只是选修课,没有统一教材,由学校自行选定计算机读本。课前,我向孩子们询问,以往上计算机课是学习什么?孩子们告诉我,学一点简单的LOGO程序设计命令,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活动,老师让我们玩电脑小游戏,如虫子吃豆豆和打洞洞,等等。
对于课堂教学近乎无知的我,也只能按孩子所言,让他们在课堂中放任自流。
上课了,我不是站在教坛上跟孩子们娓娓道来,不是在黑板上书写教学重点,而是站在孩子们身边,看他们玩游戏时的得意忘形,听他们玩得兴奋时的欢呼声。我是越看越纳闷,越听越不是滋味,心想:难道这就是计算机的课堂教学?
批注[12]:郑苏贤:在问题中进步、在困惑中发展!
我走到孩子们的中间,与他们聊天,向他们了解过去上课的情况,倾听他们对上计算机课的想法,再向孩子们自我介绍,也让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兴趣、喜好。
批注[13]:汪凌:师生平等,特别是思想上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是一位教师走向优秀不可或缺的卓越品质!
一节课下来,我什么都没教,可是已经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他们说好喜欢我这个和蔼可亲的新老师。可我心里却惭愧得很:我还不懂得怎么教学啊!
批注[14]:司徒俊殷(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重点客户经理,学生):老师的亲和力是学生喜欢一个学科的主要原因之一。
课后,我向以前任教这门学科的老师了解教学情况,并向他们请教如何开展教学。原来,课堂学习的内容也是LOGO程序设计,只是授课的内容非常简单,只讲简单的命令语句,让孩子们用简单的命令画出简单的图形,并且对教学进度没有要求,孩子们能学多少就算多少,每一节课还要留一小部分时间给孩子们玩电脑游戏,以满足他们爱玩电脑的需要。
批注[15]:梁永辉:直至今时今日,仍有许多家长,甚至学校里其他学科的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让学生玩电脑”这个层面上。作为一名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我常常都会对此感到无奈。
课堂教学的内容于我这搞LOGO程序竞赛出身的人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还是强项。慢慢地,对上课我有了一点思路;渐渐地,对教学我有了一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