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专栏的苦与甜——专栏手记

7.写专栏的苦与甜——专栏手记

  应《羊城晚报》教育版的邀请,在“名师心语”专栏撰写文章。那么就把平时看到的、知道的并能引起自己有所思考或者深有感触的东西写下来,与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读者分享、反思,这是我写该专栏的初衷。

从开栏到现在近一个月,发表的文章有教育故事、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也有教育的一些个别现象等,收到的反响是热烈的,有赞扬的、支持的、鼓励的,也有不满的、抨击的、责备的。

令我倍感欣慰和鼓励的是学生家长还有老师的来电来信的支持与肯定。

有一位校长专门给我QQ留言:“我很赞同你《无言以答》一文的观点。我现在回想我原来带班教课的感受,每当我的学生测试了,我就饭也不吃,迫切地批改试卷,而且还特别喜欢与孩子一个一个面批试卷,尤其是学困生。至于作业要家长批改,作业要家长签字,这些做法我是极其反对的,这是我们学校教育无能的表现。”

当然,对于我发表的文章,尤其是针对目前教育的一些现象的文章,我也受到了个别人的抨击、责怪、劝告。对此,我非常坦然。不满我,抨击我,不要紧,但不要因为我的文章而殃及无辜,这是我最最不能接受的。

由于12月14日《无言以答》的发表,引起了一些好事之人的猜测,因为我是海珠区实验小学的老师,他们竟把文章描述的事情定格在我的学校和我校的老师,让他们被人误会和冤枉,这令我非常的难过和痛心!我不得不在此说明:《无言以答》的实例不是发生在我学校!与其去猜测是哪一所学校老师的所为,倒不如通过此事,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吧。

在这专属教育的栏目里,我只是单纯地想:写一些令人钦佩的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写一些老师与孩子之间或者是孩子成长的故事;也写一些发人深省的教育现象,对事,不对校更不对人。希望凭着一颗挚诚的心和教育的良知,为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成长天地和为教育事业的更美好尽一份心力。

批注[14]:华世雄:学术讨论本该如此,谈的是事情,为的是进步。自古以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敢说,是勇气和眼光,敢受,是更大的勇气和更远的眼光。

在我因《无言以答》一文的发表,曾受到极个别人的非议、责备的那一天,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电话和短信鼓励,他们如强心剂,令我精神一振!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