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0后的孩子是好样的

15.90后的孩子是好样的

不时听到大家对90后年轻人的评价,其中缺乏责任、孝顺、感恩的说法竟也不少,对此,我也颇有同感。

但是过年前经历的两件事,却让我对90后的看法不但有所改观,而且多了份感动和欣慰。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个令我感动并惭愧的大男孩

这位大男孩叫小森,生于1994年,就读中专,现在本市的某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今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我母亲相识,这一老一少颇为投缘,总是相谈甚欢。母亲告诉我:“这年轻人,很有老人心,总不时来电问候。知道我感冒了,更是上门来探望。”

在年前的一天,母亲来电跟我说:“小森要来帮我搞卫生,主要是帮忙搞平时难以清洁的地方,如吊灯、抽油烟机、排气扇等等。”听后,我既愕然又有疑惑: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男孩?这男孩为何要这样做?图的是啥?

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与母亲相识不久的大男孩主动说要给母亲搞卫生,这令我做女儿的惭愧,也很想认识并了解一下这个大男孩。

我主动打电话给小森,并约好了一起到母亲家搞卫生的时间。

当天我因有事,赶到母亲家的时候,与小森原约好的时间迟了一个多小时。推门进母亲家,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大男孩卷着袖子和裤脚正在抹洗厨房墙壁的瓷片。我主动与他打招呼并轻聊几句,感觉这是一个挺腼腆却是很阳光和朴实的男孩,对他一下子就充满了好感。

母亲只需要我们帮她搞洗手间、厨房和客厅吊灯以及窗户的卫生,我请了一位阿姨帮忙搞,三人分工合作,我负责清洗洗手间和排气扇、小森负责清洗厨房和吊灯、阿姨负责清洗窗户。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一起把母亲的家打扫得窗明几净,母亲一直笑得合不拢嘴,她不断地重复说:“好多年了,这个家都没有如此彻底地洁净过,我太开心了!”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心却是酸溜溜的:我确实是很久很久没有帮母亲搞卫生了,一直认为给钱母亲,让她请人来做就行了。谁知道母亲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儿女亲力亲为的那份行动。

面对小森,我感到的是一份深深的惭愧:如果不是这个大男孩,又怎会有我今天到母亲家搞卫生的一幕。

小森搞完卫生,就匆忙要走了,他要赶回去与同事准备公司的年会。母亲带着无限的歉意说:“想留他吃顿晚饭也不行,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事后,我问小森:“你怎会想到要帮我母亲家搞卫生的?”

他说:“常听婆婆说,她的女儿很忙很忙,平时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的。想到快过年了,看到婆婆年纪又大,所以就想到帮婆婆搞搞卫生。”

我再问:“听婆婆说,你常常都会打电话问候她老人家,并且有空也会去探望她,对于这么一个老人家,你为何会这样做呢?”

小森答:“首先,这也许是一种爱的迁移吧。因为我自小就深得我奶奶的疼爱,可是我已经没有时间好好陪她了,尤其是我到广州读书后,见奶奶的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我很想念她;其次就是认识了婆婆后,感觉与婆婆很投缘、很聊得来,婆婆总跟我说那些我也不知道听了几百遍的道理,可不知道为何我总听不厌,并且我还会像小孩子一样把心中的许多话告诉婆婆。总之,婆婆是一个我很值得对她好的老人家。”

朴实的男孩说话也是如此朴实。可就是这么一个大男孩,却让我明白了:对老人家贴心的爱,除了经济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后辈常常的嘘寒问暖和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啊。

感谢你,小森!感谢你的爱心和孝心的传递!你是好样的!我母亲有你这么一个忘年交的小朋友是她的快乐,我也是!

其实,小森的好样,岂止是在孝敬老人家方面,他的吃苦耐劳、他的自强不息也是令我倍加赞赏的。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初中毕业的他选择了就读中专,在近两年的中专生涯,一个品学兼优的十八岁男孩,就已经兼职做过五份工了:在家乐福做过收银员,在包装制品厂做过跟单送货员,在保健用品公司做过推销员,在白云国际酒店做过服务员,只要是节假日就在肯德基做服务员(比如在今年放寒假后,从腊月二十二到新年初八,除了年三十和初一休息了两天就一直在肯德基做每天起码超过7小时的服务员。他开始做的时候,因为未满18岁,是靠借朋友的身份证谋职的。)。他还做过一些如派传单、房地产兼职、车展兼职、会展兼职等的散工。

我跟小森说:“与你的同龄人相比,你是过早就涉足社会了,难道你不觉得累和苦吗?”

小森说:“家庭的压力让我选择了职校,这意味着我将很快踏进社会。人总是在挫折中成长。我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常常用洛克菲勒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我相信毅力和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批注[28]:汪凌:小森较为短暂的系统学校教育使他没有太深厚的知识积淀,但他有比知识更重要的坚韧的意志品质和阳光心态,这是无法用成绩来衡量的成功,这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量的财富。

祝福你,我亲爱的孩子!祝福今年中专毕业的你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能让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工作

批注[29]:郑苏贤:内心充满感恩的人是最平和最温暖的人,生命因此而美丽!

一个令人称赞和令父母欣慰的女孩

除夕之夜,是合家团聚吃年饭之时,我家也不例外。往年的年饭通常是选择到酒店去,但今年大家却想在家里聚。大人们在一起边准备饭菜边聊天,感觉也真好,热闹、融洽的气氛增添了家里过年的年味。

酒足饭饱之余,就是收拾饭桌的碗筷了。只见在家里的唯一宝贝孩子茵茵站起来主动地说:“请大家都坐着,等我来洗碗筷、收拾厨房吧。”

她麻利地把桌上所有的碗筷端到厨房,带上胶手套就开始洗刷起来,还边洗边哼着小曲,一副满心欢喜的样子。

大人们在客厅里品着茶,嗑着瓜子,谈天说地,而茵茵在厨房里也不亦乐乎地干着。

我怀着疼爱的心走到正在洗刷碗筷的、我的外甥女茵茵身边,既想陪陪她,也想跟她聊聊。

我问道:“茵茵,你为何会主动要求洗碗啊?”

茵茵答道:“我又没有帮忙做饭烧菜,况且我是小辈啊,所以我洗碗是应该的,这也很正常啊,姨妈。”

我再问道:“你平时在家也是吃完饭洗碗的吗?”

茵茵笑了笑说:“我在家里是很少洗碗的,因为我很少在家里吃饭。平时上班是很忙的,每天都要七八点钟才下班。但只要我在家里吃饭,洗碗当然是我的分内事了。”

她说得是那样自然,而我听了却满是欣慰。

突然,听到茵茵的妈妈大声地对大家说:“今年过年,茵茵做了一件令她爸爸非常欣慰和自豪的事。”

我好奇地追问:“是什么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

茵茵的爸爸开怀地说道:“前几天,茵茵问我现在住的房子,每月的供楼款是多少,我告诉她是两千多元。茵茵就说,那就从今年开始,供楼的款就由她来负责。你们知道吗,我听了,是多么的开心啊,我的女儿真正长大成人了!”

一屋人听了,都是从瞬间的惊讶到惊喜到称赞。

我拉着茵茵问道:“你才大学毕业工作半年啊,你有能力帮爸爸妈妈供楼?”

茵茵有点害羞地说:“其实,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的,因此我就先问爸爸家里的每月供楼款是多少,知道是两千多元,感觉自己有这个能力承担,所以就提出由我负责。”

我不解地问道:“据我所知,有许多刚大学毕业的90后,他们赚的钱几乎都不够自己花啊,你怎么还能帮家里承担这个责任?并且还这么快就想到要帮助家里?”

茵茵纯纯地、甜甜地笑着说:“因为我平时没有什么很大的消费,除了吃饭和偶然买几件衣服外,也不知道每月挣的工资要怎样花啊。既然家里住的房子还在供,那倒不如帮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爸爸妈妈养育和培养了我,我出来工作了,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他们,这是很应该也很平常的啊。”

多么纯朴、多么善良、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这两位90后的孩子是如此的平凡、真实,也许这多少会改变一些人对90后孩子的看法。

从这两位孩子的身上,我所想到的:我们的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不就是这样吗:让孩子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尽孝道,做一个能自食其力、有益于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