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家访感言”
在“五一”假期的前前后后,我们家访了班里四十多位的孩子。没想到,家访不仅是老师出于教育的需要,更是孩子的渴望,也是家长的期待。下面选录两篇家长写的“家访感言”,让我们一起分享。
那一刻,我们都流下了动情的眼泪
陈俊韬家长
五月一日这天,孩子的班主任郑老师和邓老师牺牲了休息日的时间到我家进行家访。
老师用赞赏和鼓励的语言讲述俊韬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今后改进方法,并要求家长配合。郑老师不愧是教育方面的专家,虽仅用了短短的40多分钟,但谈到的问题很到位。让孩子不仅打消担心被告状的心结,竟然还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
特别是郑老师说道:“俊韬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有一次老师的笔掉在地上,你捡起来后用双手递给老师,这一举动让我印象很深。现在你又以全神贯注而又有礼貌的眼神与老师交流,真让我感动。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没理由学不好。你是千里马,我相信你,更愿做你的伯乐,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一席真切而感人肺腑的话让当时的我们、孩子以及老师都流下了动情的眼泪!
批注[17]:汪凌:“孩子捡笔”这么小的举动都牢记在心,大爱无言,大爱在心!
其实这次家访,受到教育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家长。感触最深的是郑老师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实在是高!也让我们受到很大启发。真的,教育孩子用鼓励、引导和赞赏的方法比起用打骂和训斥的方法效果更好。
俊韬这孩子最大毛病是遇到困难时,常逃避多于迎战。并且不易接受批评,吃软不吃硬,让我们很伤脑筋。为此,我们家里常传出大人与孩子的较劲声。这次接受老师的教育方法后,我们调节了自己的心态,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方法。用激励和理解的眼光对待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以其长处鞭策其短处,在保持孩子良好心态的前提下进行启发、引导、批评和教育。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感到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变得更讲道理了。有了这样的进步,更坚定了我们信心。相信这种努力会促使俊韬在以后的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成为让老师欣慰、令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衷心感谢郑老师和邓老师带给我们的启迪,相信它将成为俊韬学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
家访真好
梁伟超家长
四月二十日,星期天,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跟儿子的老师约好了,她们来家访。
这天清早,儿子起得特别早,少有积极地打扫房间,准备迎接老师的到访。傍晚七点多,伴随着儿子雀跃的呼叫声:“老师来啦!老师来啦!”超超的两位班主任笑咪咪地出现在我家门口。
沙发上,郑老师轻轻地拉着超超的小手说:“学习上,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老师,问爸爸,问妈妈,他们不会拒绝你的。”“我不敢问。”儿子胆怯地回答。我惊讶地想:他为什么不敢问呢?我们从来不会拒绝他的问题呀!或许,我在启发和鼓励他大胆提出问题上,少下工夫吧!后来两位老师还跟我们就如何落实辅导超超的学习,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
“家访”这是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遥远的词语啊!记得小时候,老师的家访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几乎每个学期都经历。后来随着通讯越来越发达,“家访”也就日渐成为记忆中的事情了。现今社会通讯发达了,人们的距离反而疏远了,就算家住隔壁,也鲜有往来。像我儿子这样的独生子女,每天放学回家,除了作业,就是面对爸、妈两副面孔,有客来访,简直成为渴盼,更何况是老师的家访。今天的家访特别有意义,我不但了解了超超在校学习情况,还掌握了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以及怎样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与督促。
我们期盼家访,有家访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