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醉了的课堂

4.醉了的课堂

今天是2013年3月8日,周五。今天的课,是跟五年级的孩子们讲“文字修饰”工具的使用,按我备课的预设,这节课是常规的课,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内容,更不会有什么波澜起伏。可当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和我依然是沉浸在那份热烈的真情流露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中,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醉”字!心醉的孩子和心醉的老师,不舍下课,更不舍离开,到了下一节预备铃响了,我不得不把留在电脑室的孩子“赶走”。

这几周的五年级信息课是学习电子小报制作。此课,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一篇文章或者一份小报,如果有一个醒目的题目或者是刊头,就很能吸引人的注意。请看这些小报文字的题目和小报的刊头。孩子们看到那些生动的、色彩丰富、富有立体感的文字和题目时,都表现出一副迫不及待想学和立马要动手做的神态。

我通过广播教学,边说边在键盘上输入:“老师送一句话给全班的孩子,表达老师现在的心情,那就是‘亲爱的孩子们,我爱你们!深爱你们的郑老师!’”孩子们一下子一片哗然,我听到热烈的回应“郑老师,我们也爱您!”

然后,我接着再说:“请看老师把这句‘亲爱的孩子们,我爱你们!深爱你们的郑老师!’用文字工具栏中不同的修饰工具进行修饰,请看看修饰后的效果,有勾边、空心、阴文、阳文、立体等。”孩子们边看边非常兴奋地表达自己看法:“我喜欢‘勾边’,醒目。”“我喜欢‘阴文’,有动感。”“我喜欢‘立体’,有气势。”……接着,孩子们又不约而同地喊道“郑老师,给我们试一试做吧。”

我说:“好,那就请你们在电脑上,输入一句你们想对郑老师说的话,并运用文字修饰工具把这句话美化,好吗?”只听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答道:“好!”

孩子们就在电脑上,安静地边想边输入文字边制作。我就巡堂,看孩子的练习情况。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我竟被孩子们在电脑上输入的文字深深感动,我突然想把孩子们送给我的话留下来,此时此刻,我感到孩子的话是那样的珍贵,虽然都是一些很简朴的话语,但孩子的心声,是给我莫大的喜悦和鼓励啊!

请看,那些令我感动的、孩子们在电脑上输入和制作的文字吧:“亲爱的郑老师,我非常喜欢您!!!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万事如意!”“亲爱的郑老师,我们爱您!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郑老师,我喜欢您的课!祝您三八节快乐!身体健康!”“亲爱的郑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这四年来,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做人道理,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郑老师,谢谢您!您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照顾着我们这一朵朵小花,您幸苦了!祝您天天快乐!没有烦恼!三八妇女节快乐!”“亲爱的郑老师,感谢您多年的培养,让我们得以在电脑浩瀚的海洋中漫游,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属于您这样的劳动妇女的节日里,我衷心地祝愿您青春常驻!工作顺利!”……

我跟孩子们说:“你们制作的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老师看了很感动,我想把它拍下来,与大家分享并留作纪念,好吗?”孩子们高兴地抢着说:“老师,先拍我的,我的已经做好了。”“老师,等一等我,我很快就做完了。”“老师,快来这里啊,我等你很久了。”……

批注[11]:牛建国:作为一名老师,得学生之心,足矣。

学生兴奋的呼喊声此起彼落,唯恐我会漏下他的作品;而我呢,也几乎应接不暇,拿着手机是奔前跑后地拍摄。

批注[12]:华世雄:文字修饰这个内容本来就是很难上得精彩,没想到郑老师竟然巧妙地把“文字修饰”和“跟老师说说心里话”结合起来,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字修饰,还有文字本身传达的意义!这想法太有创意了,值得推荐!

看着孩子们那洋洋得意的纯真模样,我灵机一动:“何不把孩子也一起拍下来了呢?这样若干年之后,再看孩子的作品时,我也记得起是哪位孩子写的了。”所以,在后面的拍摄中,就有了孩子的模样在他们的作品中了。

随着下课铃声响,有部分孩子的作品,我都还没来得及拍,看到那些还没拍摄的孩子渴望的眼光和迫切的神情,我不忍心叫他们离开,唯有加快速度,尽可能做到“一个也不能缺”。

此课的后半节,可真是闹哄哄一片,热闹非常。孩子喊老师,老师忙着应。就是在这一叫一应中,这瞬间生成的课堂,“醉”倒了孩子,也“醉”倒了老师,孩子畅所欲言,心满意足,老师欣慰喜悦,幸福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