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疾病诊断
(一)喉癌
1.临床表现与病理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东北地区发病率最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93%~99%为鳞癌。喉癌好发于声带,声门区喉癌最为常见,其次为声门上区,声门下区最少。临床表现为喉异物感、喉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喉部肿块、淋巴结肿大等。
2.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显示病变呈软组织密度,CT上密度不均匀,可合并坏死或溃疡。肿瘤突向喉腔内(图1-9a),压迫梨状隐窝使其变小消失。肿瘤通过前联合侵犯对侧声带或喉旁间隙内,破坏甲状软骨板,侵犯喉外肌群。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图1-9b),同时CT还可显示颈部间隙内肿大的淋巴结。
图1-9 右侧声门型喉癌
(a)增强CT横断面,示右侧声带全段结节样增厚(白箭头);(b)肿瘤强化并向下侵入声门下腔(白箭头)
(2)MRI表现:肿瘤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稍高信号,如有坏死则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强化明显。MRI检查能更加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
3.诊断与鉴别诊断 喉癌在喉镜下可以诊断,并可以在喉镜下直接取活检获得病理诊断。影像检查主要为了临床分期。CT为首选检查,MRI可进一步检查了解病变大小、范围、周围组织浸润情况。检查时主要观察:(1)喉黏膜改变,如结节样增厚及黏膜下浸润。(2)喉旁间隙和喉周间隙是否浸润。(3)有无喉软骨破坏。(4)有无颈部淋巴结及其他远处转移。鉴别诊断包括喉水肿、声带息肉、乳头状瘤、喉结核、喉淀粉样变等。喉水肿,表现为黏膜弥漫增厚,边缘光滑,两侧较对称,喉功能活动无明显变化。声带息肉和乳头状瘤,多见于声带前端,病变限于黏膜表面,不侵犯深层组织。喉结核,病变常双侧弥漫累及喉部多个结构,病灶易发生干酪样坏死,不破坏喉软骨,增强扫描为不均匀斑点状强化。喉淀粉样变,为淀粉样物质喉的沉淀,CT表现为喉内软组织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黏膜相对光滑,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骨化。
(二)喉外伤
1.临床表现与病理 喉外伤是指由于医源性或暴力性损伤导致的喉部组织结构破损、出血、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或失声等病症。(1)医源性喉外伤指诊疗过程中如内镜、气管插管操作不当及放射治疗等引起的喉损伤;插管引起的声音嘶哑,多提示杓状软骨脱位;长期放置喉气管插管,可导致声门或声门下区瘢痕性狭窄;放射治疗可导致喉软骨坏死,喉轮廓改变,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2)暴力性损伤常表现为出血、水肿、喉软骨骨折、杓状软骨脱位,出现软组织内气肿等。
2.影像学表现 喉外伤后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很重要,其中CT是主要检查技术。
(1)医源性喉外伤:CT:①杓状软骨脱位:横断位示患侧声带内移,杓状软骨向内后移位,环杓关节内外间隙不等宽;矢状位示杓状软骨向前倾斜,环杓关节面不平行,关节间隙宽窄不一。②声门及声门下瘢痕:声门或声门下有条索状影;气道变形、狭窄。③喉软骨坏死:甲状软骨板断裂,断面彼此重叠,喉腔黏膜增厚,喉腔变形。
(2)暴力性喉外伤:CT:①出血和水肿均表现为黏膜弥漫增厚,喉旁间隙密度增高。②喉软骨骨折表现为软骨断裂、移位,其中以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多见。③软组织内气肿表现为邻近皮下或间隙内不规则气体密度影。
3.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喉外伤,CT检查能够明确喉软骨损伤的位置、形态,有无异物残留,损伤的范围,血肿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气道受压变窄的情况等,有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