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

一、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

本病又称Chiari畸形,为后脑先天性发育异常。扁桃体过长、变形,经枕大孔疝入上段颈椎管,延髓和第四脑室可同时向下延伸。常伴脊髓空洞症、脊髓纵裂、脑积水和颅颈部畸形等。

(一)病理

可分为以下四型:

1.Ⅰ型 多见。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胚胎枕节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狭小,难以容纳正常发育的后脑,使小脑扁桃体下疝。小脑扁桃体与小脑下部疝入颈椎管上端,无延髓移位。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端低于枕大孔≥5mm为下疝,<3mm为正常,二者之间临床意义不确定。通常不伴其他脑畸形,临床可无症状,或有轻度运动障碍和小脑症状。

2.Ⅱ型 最常见。小脑扁桃体和蚓部同时疝出枕大孔,脑桥下部及延髓下移,第四脑室延长。几乎总是伴有某种神经管闭合不全如脑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腰骶部多见)、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症。常有上述Ⅰ型症状。

3.Ⅲ型 十分罕见。为Ⅱ型伴有低枕部或高颈部脑膜脑膨出,临床症状较Ⅱ型更严重。

4.Ⅳ型 非常罕见。伴有严重的小脑发育不良,结构独特,可能不单独存在。该型归为小脑发育不良可能更合适。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可无症状,尤其畸形轻者可无,也可直到成年甚至50~60岁始有症状。神经损害症状主要是颅神经和颈神经受损、延髓和上颈髓受压,可有小脑症状、颅内高压及脊髓空洞症表现。

(三)CT表现

CT可显示下列特征:(1)小脑扁桃体、小脑蚓部及小脑、脑干和第四脑室下移。(2)脑积水。(3)大脑镰和天幕发育不良。(4)部分脑组织过度增生或脑发育异常导致脑室系统畸形。(5)后颅窝内容物的挤压引起的颅骨和蛛网膜下隙的改变。但只有通过脑池造影CT扫描或MR显示扁桃体下移、其下端变尖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