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颜面血管瘤病
2025年08月10日
九、脑颜面血管瘤病
脑颜面血管瘤病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或软脑膜血管瘤病。
(一)病因病理
此病多为散发,很少有家族遗传史,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病理变化是软脑膜毛细血管静脉血管畸形、颜面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和眼脉络血管畸形。颅内病变可能是由于引流静脉发育不完善,导致在软脑膜的软膜层产生静脉瘤,同侧侧脑室脉络丛也常受累。沿脑回曲线形钙化为SWS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一般2岁前钙化罕见,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绝大多数位于枕顶区,逐渐向前发展。钙化位于软膜血管瘤下方的大脑皮质,皮质第二或第三层受累。典型的颅内病变为单侧,与面部病变同侧,20%为双侧,偶尔病变位于面部损害对侧,也可累及整个大脑半球。30%有眼的脉络膜血管瘤、青光眼,15%有牛眼症;可发生内脏血管瘤。
(二)临床表现
癫痫、痴呆、智力低下,轻偏瘫、偏盲,先天性青光眼、牛眼症(先天性白瞳症)等,还可合并阴睾、脊柱裂等。面部分布葡萄酒色的血管痣,称作火焰痣或葡萄酒斑,出生时即可存在,主要分布在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一般同颅内软脑膜血管瘤位于同一侧,但少数也可位于双侧或对侧面部。此外,5%~15%的患者无面部血管痣。
(三)CT表现
患侧皮层曲线状或脑回状钙化为本病特征(图2-5)。患侧大脑皮质萎缩伴脑沟裂、脑池增宽增深及同侧脑室扩张,钙化周围可见梗死灶,偶见出血灶。同侧脑室脉络丛有时增大,颅盖骨板障可增厚。增强扫描钙化灶周围及钙化区可明显强化;增大的脉络丛(亦属血管瘤)有明显强化。在发现脑实质内的缺血缺氧、胶质增生和脱髓鞘改变方面CT不及MR。
图2-5 脑颜面血管瘤病
右侧额叶皮层曲线状钙化,局部脑沟增宽增深
(四)鉴别诊断
颅内类似的脑回状钙化也可见于胶质瘤、脑梗死、化脓性脑膜炎、骨化性脑膜脑病,故应结合本病的其他征象及临床特征予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