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老寿星?
学习语言的乐趣何在?意义何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说明,“语言”既包括英语、日语、法语等所谓的“外国语言”,也包括上海话、天津话、闽南话等所有一切可以用“方言”命名的同一种语言的各种亚体。
学习语言在这里狭义地指学习所有与自己的母语在形式和风格上均不相同的语言。
如果这样定义学习语言的话,那么本人就可以拍着胸脯、跳着脚、大言不惭地自称为“语言大师”“语言大家”或者“语言权威”了。
——倘若“权威”的“权”不是“拳头”的“拳”的话;
——倘若被以“家”命名的人士在中国已多到了与当年“阶级敌人”的总数差不多的话;
——倘若能用英文说一声“Good morning”就可以算作精通英文的话;
倘若……
那么本人绝对算是语言“大师”“大家”或是什么“权威”了。
仅凭本人能用日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韩文、越南文、广东话、上海话和中文普通话等等数个语种说一声“你好”,就应足以成为语言学家了!
就应有足够的资格吹牛皮了!
难道不是吗?
请好好想想,请反复研究!
——习惯给人戴“家”帽子的大报评论“家”和小报批评“家”们,我看你们不妨也慷慨地甩给本人一顶“家”的帽子得了。
如果“语言学家”的帽子太大,“牛皮学家”也未尝不可,只要是帽子,好歹戴上一顶就足以令本人没帽子戴的空虚感满足了。
其实本人玩着命地向社会要帽子往头上戴并非只是要满足一下对帽子的渴望,我的本意还是在于研究和提倡语言的学习,并戴着一顶语言学家的帽子来谈论语言。
否则会有人愿意听吗?
好,从现在起就假定本人的头上戴着一顶尖尖的、高高的“语言学家”的帽子,继续与读者们讨论学习语言的意义吧!
为何要学习语言?
学习语言的乐趣何在?
列宁说外国语是革命斗争的武器;
马克思说外国语是丰富知识和增加智慧的工具。
他们都是伟人,自然都从伟大事业和伟人的角度发表论述,所阐述的也是伟大的论点。
而本人是小人,是平民,是布衣百姓,只能用小人、小民、小老百姓的立场和观点来谈论语言。
依本人来看,依小老百姓和普通人的观点来看,学习语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是“多活一辈子!”——这是本人从某篇文章中读到的另一位普通人在学习外语后发出的感慨。他说:“多学一门外语就等于多活一辈子!”
记得当时本人在读到这句话时,不禁也发出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还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
因为按照那位老兄的高见,本人在不知不觉中不就成为老寿星了吗?
——能运用两三门外语的本人!
——会用七八种外语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本人!
——会用三四种中国方言骂人的本人!
用手指头算,按那位老兄的算法,本人算是活了几辈子呢?
替本人好好算算吧,亲爱的——读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