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言与撑杆跳
语言如墙,却看不见摸不着。它不是用水泥砖块,而是由舌头制造的。
——用富于弹性的舌头们。
所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不十分确切地等同于翻墙。
本人于是想到了撑杆跳。
这种联想是在看奥运会撑杆跳比赛时产生的。
那横杆虽细,却高悬于空。
语言亦然,虽形同虚设,却能挡住人的通过。
那是一道既隐隐约约又实实在在的墙,是将杆的两侧划分得泾渭分明的屏障。
人群就是由它们隔开的;
世界就是由它们划分的。
杆的另一方就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另一套文化,另一个国家,另一个种族,另一种宗教,另一种爱,另一种喜好,另一种价值,另一类生命,另一个境界,另一个天地,另——一辈子!
跨过去就等同于看到另一个世界,体验另一种生活,了解另一套文化,走进另一个国家,结识另一个人种,了解另一种宗教,增加另一种喜好,丰富另一种价值,获得另一种生命,走向另一种境界,闯进另一个天地。
就等于多活——另一辈子!
学习语言的人就是那撑杆跳运动员。
他们的目标是飞跃那语言的横杆。他们跳过那横杆的手段也就是去学习和掌握那种语言,令其成为手中把握的细长而富于弹性的撑杆。
撑杆也是杆子。
他们用杆子去越过杆子。
他们用语言去攻破语言。
撑杆是手段,横杆是阻碍。
要想飞跃那阻碍就要能娴熟地运用它。
就要掌握它、驾驭它,使它成为自己的手段、工具,成为足以腾空的弹力、冲力和原始驱动力。
撑杆跳时撑杆的落点一定要准。
学习语言时的发音、语感和用词也一定要精确。
撑杆跳腾空时的冲力一定要强大;
学习语言时所需的功力也一定要持久。
越过杆后撑杆跳者会扑通一下躺进那松软的高垫,陶醉于成功的喜悦;
掌握一门语言后,学语言者的眼前也会猛地现出一片光明,展现在他(她)面前的就是那:另一个世界;
另一种生活;
另一套文化;
另一个国家;
一个种族;
一种宗教;
一种爱;
一种新的价值;
一个新的生命;
一片新天地,和——
另一辈子。
除此之外他们眼前看到的还有什么呢?
是另一道横杆,一道标志更新高度的横杆。
那就是另一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