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话与精神文明

脏话与精神文明

他妈的!不知道人为什么要说脏话!但好像世间根本就没有没说过脏话、没骂过人、没在讲话中带过脏字的人。

如果有的话,可能就是菩萨,因为菩萨从来就没有张嘴讲过话。

地球上存在多少种语言,就肯定有多少种带该种语言特色的脏话。在骂人的方法上,可以说各种语言、各种文化都有各自的手段,正所谓:“各庄有各庄的高招。”

北京人骂人时总爱带个“操”(cào)字,这个字的肮脏用法连稍微文明、正规一点的字典上都找不到,因为一般的字典上cɑo的发音只到三声就截止了。

可能是因为就怕见到第四声。

“操”还有另一种更下流的写法,上面是个“入”字,下面是个“肉”字。

上海人骂人好像相对文明一些。上海人骂人从不进行直接的人身攻击,更不去追究被骂人上辈的责任;上海人骂人专爱强调在时间上的精确性,而且一般骂人都是在刚吃完午饭、在打着嗝的松懈状态下进行的,他们骂道:

“十三点!”

正好在下午一点整,分秒不差。

真想准确地考证一下,为何上海人认为说“十三点”会是一种对人的侮辱和贬低,起到等同于“他妈的”和“操”的骂人的作用。其实从北方人的眼光来看,“十三点”还是满动听的,不就是午休的时间吗?

上海人将午休时间与“笨蛋”“愚蠢”等概念联系起来,弄不好是受了西方人和基督教的影响。因为基督文化最忌恨出卖耶稣的第十三弟子犹大,所以信基督教的都不愿住第十三层楼上。十三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如果上海人的脏话“十三点”真是从这个含义上引申出来的话,那么就更没什么值得被骂的人感到不适的了,相反,应该为此而庆幸。

因为连被骂都是带着文化背景的;

因为连被骂都是带着教义的;

因为连被骂都是严守时间的!

上海人的“十三点”如果真是从基督教义引申出来的话,则真不愧为骂人语言中的杰作,为“海派文明”的象征,可令北京人和北方人相形见绌、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与上海的“十三点”相比,北京人的“操”未免也太肮脏、太露骨、太令人毛骨悚然了。因为它字面上太直观,太他妈的不精神文明了。

何况有极大一部分北京人一天根本不止“操”上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呢?

何况有人竟一、二、三、四次地将之与被骂人的母亲无情地联系在一起呢?

“我操你妈!”他们竟然那样不假思考地骂出这种天理难容的脏话!

真为我的北京老乡们脸红。

与之相比,上海的“十三点”多么地文明!

谁说要比较城市的文明程度就一定要去翻看《北京日报》和《解放日报》,看那上面谁喊的口号最文明?

那种报刊上字字文明、句句文明、统统文明。

要比就要比脏话!要看谁骂得最干净,要比谁肚子里的坏水最纯净,最卫生,最容易处理!要看谁的脏话最干净!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十三点”最文明、最值得推崇、最值得发扬光大、最适于全国普及!

如果人不说脏话就不能生存,不说脏话就根本不能排泄腑中的废气,不能由此真正地、名副其实地精神文明的话——

我禁不住要大声疾呼:“十三点万岁!”

这是一句文明的口号。谁不想当十三点,谁就必须跟着本人这样欢呼——为了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注意!此时上海海关大楼上的钟正好敲第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