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英语之角”

东京的“英语之角”

东京也有English Corner。东京的“英语之角”不像北京、上海那样分布于大小公园、河边江畔,而是遍布于东京全城的一个个水泥筑成的现代化商业楼中,就是指那些名目繁多、大小不等的英语学校们。

其实日本的外语学校与中国的“英语之角”不尽相同,但由于日本没有那些会被误以为聚众闹事的中国式的“英语之角”,本人才姑且将东京的各类外语学校称为日式的English Corner。

正如有日式的麻婆豆腐和日式的“乌冬”。(“,うどん”,相当于北京的打卤面。)

北京的小孩子常管那些外强中干的孩子们叫做“鸡屎拌面——假卤(假鲁莽)”,可能就是指日式的乌冬。

再回头说东京的“英语之角”。

本人无意具体介绍日本外语学校的分布之广和收费之高,读者想了解那些,只要翻翻日文报刊就会一目了然;本人只想介绍一下日本外语学校与中国外语学校的最显著的一点区别,那就是特别注重英语口语,用日式中文说就是“英会话”。

因此本人将它们都称做“English Corner”。

北京的“英语之角”不也是为练习口语而设的吗?您见过在英语之角默写英语句型的吗?

中国人去外语学校,还真有以强化英语文法和写作能力为目的而去的;日本人则绝对没有在上完大学或高中之后再去学校补习语法和英文写作的必要。日本人凭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玩命式的学习精神,绝大多数人在高中毕业时便打下了坚不可摧的书面英文基础。那基础坚固到了何等程度?

到了与美国同龄学生相差无几的程度。

这一点是实话。日本人英文的写作能力之强和普及程度之高,着实令笔者深深感叹过。

——百分之九十八高中毕业率的日本;

——用武士般的不屈精神刻苦钻研英文的日本人。

用那种精神将英文写到纸面上能不令美国人甘拜下风吗?

不妨提议让日美两国的高中生举行一次英语作文大赛,弄不好美国又来个第二次珍珠港——全军被重创。

服了吧?

所以说如果东京数以千计的英语补习学校单是为了补习书面英文,那就连半个学生也招不进去;那些数以万计的、一下班就踩着急匆匆的碎步从东京市区的各个明暗角落里冲出,又迅速钻进英语补习学校的男男女女们,只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练口语!——Speak English!

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对于现代日本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日本的汽车、电视走向了世界,日本人也随之走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走出去的日本人即使不是为了卖汽车、电视,问个厕所总是有可能的吧!于是一个关系日本国民在海外切身利益和安全的问题便摆到了日本人民面前,那就是如何讲好英文。

谁让人家英国人先把地球给“殖”了呢!

关东军毕竟比英国皇家海军晚组建了一个世纪,而且很快就被打回到了日本本土。

历史要求日本人学英文,也强迫日本人学英文——为了不失时机地找到W.C.(厕所)。

这可真难为大和民族了。日本人因海岛的孤立而性格内向。日本人闷头造车、造电视、造军舰,心不足而力有余,但一讲起英文来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如同两股道上跑的车——满拧。

其实那句“Where is the W.C.?(厕所在哪儿?)”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了;不过说起来简单,中国和日本都有上亿人竟然说不好这句话,即使说出来了也容易走到异性的厕所中去。

不过中国和日本人又不大相同——尽管都有不会讲的。

区别在哪儿?

区别在于中国不会说这句话的人是因为没学过英文,一旦学了马上就会说;而日本人呢?所有不会说这句话的人都学过英文,而且学得旷日持久、千锤百炼——但就是不会说。

挺有意思的吧!

日本人英文的书写能力和口语能力都是举世瞩目的,前者出奇地强,后者出奇地差。

不信你先看看日本人写的英文信,再用英文与日本人交谈一下,就会对二者深有体会了。极有可能你必须中止与日本人用英文交谈,而改用笔谈,那将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中日两国人民在不懂对方语言的情况下能用笔来沟通,既可用中文,也可用英文,就是不便张嘴。

这既是日本民族的特长,也是日本民族的可怜之处。

我从未见过像日本民族那样执着而锲而不舍、千方百计、前赴后继地想将英文说好,却又总也讲不好的民族。

在东京的外语学校中你可以见到各类人物——公司的高级主管、家庭妇女、名校的学生,他(她)们来自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年龄、性别组。他们无论在校外身份和从事的职业如何有别,一走进外语补校的门,就无一不虚心、专心之极。从他们每一个人的表情上都能千真万确地读到一种急切的愿望——Speak English!

尽管他们的大多数人可能毕生都讲不好英文。

尽管他们的那个愿望可能会因岁月的增长而最终成为遗愿。

如果说北京、上海的“英文之角”们是中国人向海外眺望的窗口的话,那么东京的外语补校们则是日本人在世界的海洋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舢板。两个亚洲民族学习英文的共同愿望都是借船出海,都是走上用English铺成的与异邦交往之路。

北京的“英文之角”是自发而游动性的,是简陋的,带着被禁锢多年后与外邦刚刚接触的新奇和悸动;东京的“英语之角”则是纯营利性的,已走出海外的日本人向英美教师学习英文的目的,绝非是企图通过他们窥探外部精彩的世界,而是要“张口”,要“改口”,要克服讲不好英文的障碍,从而到海外去参与西方国家的竞争和生活。

——去卖车、卖电视,去游玩,去插上一腿!

八十年代中期,正当成百上千的日本人在东京的外语学校中一遍遍苦练:“Where is the W.C.?”的时候,Sony公司刚好吞并了美国的Columbia广播公司,纽约的皇家大厦也被日本人活脱脱地买下了。

虽然后来听说那都是美国人有意下的套子,是故意坑东洋大款。

不知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东京的English Corner——外语补校们是否又增多了?

不知这十几年中日本人的英文口语是否又有了长进?

Where is the W.C.?My Japanese Friends!(厕所在哪儿?我的日本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