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品貌兼备的上乘语言
俄国贵族有俄国贵族钟情法语的理由。法语的确是一门华贵的语言。
法语的华贵首先表现在她的准确性上。法语是举世公认的准确的语言。
中国人手执的护照上除中文之外,还有英、法两种文字的声明,说:“任何国家政府都必须向执有该护照的中国公民提供旅行时的便利。”
为什么在用英文呼吁后还要用法语重申以上请求呢?
因为发照机构对英文不放心,因为英文是一种不十分精确的、容易发生误会的语言,所以必须用精确的法语补充一下才心里踏实。
发照机构的担心绝非多余,事实上许多国家海关的“门神”之所以一见了中国护照就横竖刁难,就是英文的模棱两可造成的。这些“门神”们往往将英文的“请给中国公民提供便利”的要求理解成“找麻烦”的意思,所以死活跟执中国护照的中国人过意不去。
谁让他们不懂法语呢?
要是法国人先开着海盗船占据美洲大陆就好了。
一切都晚了!
(以上感慨仅用于说明法语的精确性)
法语好像不仅被打印在中国人的护照上,而且还被世界上众多的发照机关所采用,这就进一步说明不仅中国人对英文的精确性有所怀疑,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也心怀此念。
只因英文不大精确。
只因法文比英文精确。
奥运会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举办,在宣布大会开幕时都毫无例外地使用三种语言:本地语言、英文,还有法文。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怕只用英文宣布会产生误会,影响大会的准时开幕吗?
宣布男子百米成绩就更不可避免地要用法文了,否则很可能白赛。
加拿大的本·强森(Ben Johnson)白白跑了个九点七九秒的跨世纪纪录,仅仅是因为他吃了兴奋剂吗?
恐怕事情不那么简单。
如果奥运会上只使用精确的法语报成绩,恐怕男子百米的速度早就突破九秒大关了。
反正,法语够精确的。
法语与英文相比之所以精确,可有两个参照标准。
一是法语的性(gender)。
法语中的阴阳两性毫不妥协,连德语、俄语和西语中的“第三者”——中性(neuter)都没有。
不是公的,就是母的,没有同性恋的,更不会像英文那样将男女、阴阳的性别之差统统忽略。
仅就这层意义来说,英文是“文革”式的语言。
“文革”中不就男不男女不女吗?
难怪美国同性恋那么多!跟英文的不阴不阳恐怕不能说毫无瓜葛吧?
因为讲英文的人在潜意识中没有区分阴阳的动机。
可能这样说过于苛刻,但事实是不留情的。
二是法文动词时态的多变。
英文的动词共有四种形态,而法文呢?据不完全统计,竟有二十一种之多。
是英文的四倍。
法文的时态、语态,都是通过每一个动词在结构上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来表现的。
光表示“过去”时态的变化就达十三种之多。有“未完成的过去”(Imparfait);有“虚拟的未完成过去”(Imparfait Subjonctif);有“简单的过去”(Passé Simple)……
它们像时钟上的秒针,先将法语的每一个动词分成二十一段,一段段精密地分解并刻画出来,使之成为无比精确的语言。
然后再用阴阳——那件色彩斑斓的美丽外衣,将它装扮起来。
没有阴阳的法语将是枯燥的语言。
但光有阴阳、没有准确时态和语态的法语,又将是华而不实的语言。
是最彻底的阴阳和最准确的时态的共存,使法语成为“品貌兼备的”的语言,成为语言世界中的精品!
可惜下届奥运会又在英语国家澳洲举办,又会有大批运动员白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