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两个凡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两个凡是”

有人讲不好外文,令人着急;有人外文讲得太好,也令人着急。

每年一到美国该讨论是否给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季节,美国人总爱在电视上开展规模不等的辩论会。出席会议的都是对这一问题抱有极大兴趣的代表性人士。

其中有美国资深的中国事务专家们,也有“代表中国人”讲话的具有中国血统的各类人士。

大家都要明确表态:Yes还是No,好像不说清楚了就不让回家似的。

有趣的是,在参与辩论的众多人士中,总有一半美国人说Yes,另一半说No;而参与辩论的中国人却几乎无一例外地说No。

这种会每年一度地开,参加辩论的人也一轮一轮地换,他们就同一个话题竟然已辩论了近十年。不仅每年辨论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而且格局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美国人Yes、No各半,中国人一致地No!也就是说,被邀请参加辩论的中国人,几乎一致反对一个异邦给自己的祖国实行并不是优惠而只是平等的待遇。

在这方面似乎有的美国人比他们更爱中国,如基辛格博士。在这方面似乎有的美国人更勇于站出来替中国说几句公道话,如布热津斯基先生。本文无意再帮着美国人讨论是否该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本文只想讨论语言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邀去参与讨论的“中国代表”们的英文一年比一年有进步,一年比一年更纯正。七八年后的今天,他们中许多人的英文水平已与同被邀去的美国人相差无几了。

他们讲起了纯正的、地道的、不折不扣的VOA(Voice of America)。纯正、地道、不折不扣到了不看脸部分不清是炎黄子孙还是美国牛仔,是出自大鼻子还是出自小鼻子,是代表中国人还是代表美国人说话的程度!

他们不仅用纯正的美音要求美国政府毫不留情地制裁中国,而且还用比一般美国人更伶俐的口齿,去与那些同情中国或认为不制裁中国对美国更有利的美国人去辩护,而且辩论得十分激烈!

他们将美国人都推到不得不为中国辩论的地步上去了。

——用他们那无比正宗的美式英文!

以上是中国人外文讲得太好而令人着急的第一个例子,是美音的。

再谈英音的。

香港有个李先生,是民主党的主席。遵照民主的原则,在此本人不点名批评李先生。

印象中李先生是“两个凡是”信条的维护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哪还有“两个凡是”?有,那就是:“凡中必反,凡英必不反。”还有:“凡中国人说的话必反,凡英国人说的话必不反。”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凡中国人说的话必不民主,凡英国人说的话必民主。”还有:“凡中国人说的话必臭,凡外国人放的屁必香!”

你要是不信,就亲自去请教一下李先生“两个凡是”的意思。我敢担保,如果你对李先生关于民主的思维提任何反对或是建设性的看法,李先生不仅会给你扣上反民主的帽子,弄不好还会跟你拼命!

“你敢说老子不民主!?”

李先生会用镜片下双目中放射出来的凛凛寒光将你吓死,直到你失去与他辩论的勇气,直到你最终承认只有李先生一人民主为止。

再说李先生的英文。

李先生的英文能力令本人震惊。

李先生的英文是英音,纯正的英音,纯正到能以假乱真、能到BBC去当播音员的程度。

真不愧是大英帝国殖民地上长大的英国女皇的子民!

最近李先生带着那口令非殖民地的居民望尘莫及的纯正英音走访了一些地方,如英国和美国。

李先生在伦敦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大谈“两个凡是”。按照“两个凡是”的逻辑,他预测香港一旦回归中国,就将沦落到不民主的、十分危险的境地。

李先生用那口英音向英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大声宣告:

——香港完了,

——民主完了。

因为中国人要来到自己的国土上了。

因为香港人民要回到同胞的怀抱中了。

而香港一回归祖国,就必定要失去繁荣,如同儿子一扑进母亲的怀抱就必定要丧命!——按照李先生的“民主”逻辑。

李先生用他那口纯正的英音在伦敦这样说,在美国白宫也这样说;对外国百姓这么说,对克林顿也这么说。

好像前不久英国驻港末代总督彭定康(Patten)先生也按照李先生同样的线路走了一圈:先去了伦敦,后去了华盛顿,也说了与李先生几乎完全一致的话。其实彭先生那趟旅行和游说完全是浪费感情和经费,因为只要李先生代劳一趟就成了,反正两人说的是同样的话,用的是一个口音。唐宁街和白宫的主人们只要闭着眼睛,绝对听不出他们二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