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1:肝癌(术后伴肝硬化、胆囊炎)
薛某,女,68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10.05):肝癌消融术后复发,肝硬化,伴胆囊炎、胆石症,无痛,善饥,苔厚浊。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利胆,扶正抑瘤。
主方:丹栀逍遥丸加减。
北柴胡9g 当归中10g 赤白芍各半30g 江枳壳15g 绞股蓝10g
漂白术30g 川姜黄10g 云茯苓15g 牡丹皮15g 金线莲10g
生甘草6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二诊(2012.10.23):胃胀偶尔痛,苔微浊,脉弦。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利胆,和中消胀。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0g 江枳壳1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苍白术各12g 金线莲10g 杭白芍10g 生炙芪各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三诊(2012.11.07):经治痛定,胃胀,苔浊。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中。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5g 赤白芍各10g 金铃子12g 延胡索12g
生黄芪30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江枳壳15g 漂白术18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四诊(2012.11.23):经治逐渐好转,仍有微痛,苔薄。
辨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5g 赤白芍各10g 醋延胡12g 当归中10g
金铃子12g 橘核15g 绞股蓝30g 小春花10g 生甘草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五诊(2012.12.08):经治痛定,但腹胀,舌绛苔净。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板蓝根15g 小青皮15g 江枳壳10g 牡丹皮15g
杭白芍12g 漂白术30g 小春花10g 鸡内金10g 生甘草3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六诊(2012.12.24):腹胀已缓解。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平肝理气,软坚散结。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5g 赤白芍各10g 江枳壳12g 漂白术20g
五味子10g 绞股蓝30g 生黄芪30g 鸡内金10g 生甘草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七诊(2013.01.10)至十诊(2013.05.25):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一诊(2013.06.07):血虚失眠,苔微浊。
辨证:气阴两虚,脾虚湿阻。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安神。
主方:和中茵陈汤加减。
绵茵陈15g 茅苍术15g 生炙芪各15g 漂白术18g 抱木神15g
女贞子15g 牡丹皮15g 海螵蛸15g
共1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医案2:肝癌(术后伴肝硬化、脾肿大)
陈某,男,72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10.02):原发性肝癌,胁下胀满,偶尔疼痛,苔厚浊,中有裂隙,脉滑。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主方:和中茵陈汤加减。
绵茵陈15g 茅苍术15g 薏苡仁15g 广藿香10g 佩兰叶10g
厚朴花10g 金扁柏15g 温郁金10g 醋鳖甲先煎30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二诊(2012.10.17):经治痛减,苔浊。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主方:和中茵陈汤加减。
广藿香10g 佩兰叶10g 厚朴花9g 蚤休6g 薏苡仁15g
绞股蓝20g 江枳壳10g 生炙芪各15g 苍白术各10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三诊(2012.11.05):药后苔浊渐退,痛定。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主方:和中茵陈汤加减。
绵茵陈10g 茅苍术10g 薏苡仁15g 牡丹皮15g 赤白芍各10g
绞股蓝18g 厚朴花10g 小春花10g 晚蚕沙布包15g
共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四诊(2012.11.30):胃脘胀痛,偶尔作呕,二便尚可,苔微浊。
辨证: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消胀。
主方:二陈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减。
京丹参10g 台乌药12g 江枳壳12g 生黄芪30g 煮半夏10g
青陈皮各10g 云茯苓12g 全瓜蒌15g 苏薤白15g 鸡内金10g
缩砂仁后入6g
共12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五诊(2012.12.20):胃脘胀痛,偶尔作呕,苔微浊。
辨证:肝气犯胃,热郁毒聚。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主方:逍遥散合半夏竹茹汤加减。
北柴胡9g 杭白芍12g 江枳壳10g 金线莲10g 生甘草5g
淡竹茹10g 煮半夏12g 生黄芪30g 漂白术20g 蚤休6g
共12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六诊(2013.01.11):药后胃脘胀痛缓解,苔微浊。
辨证:肝气犯胃,热毒血瘀。
治法:平肝和胃,化瘀止痛。
主方: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台乌药10g 京丹参15g 杭白芍12g
绞股蓝15g 淮山药24g 缩砂仁后入5g 金线莲10g 蚤休6g
生甘草3g
共12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七诊(2013.02.02):药后胃脘胀痛缓解,现症见口干,腰痛,舌苔薄白,脉弦。
辨证:肝肾亏虚,瘀血阻络。
治法:补益肝肾,化瘀通络。
主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羌独活各6g 桑寄生15g 金石斛15g 天花粉20g 西秦艽6g
绵杜仲15g 川续断15g 海风藤10g 忍冬藤15g 淮牛膝15g
地龙干15g 天麦冬各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八诊(2013.03.15)至十诊(2013.05.15):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一诊(2013.06.19):经一年半左右的中医药治疗后明显好转,痛除,眠食均好。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补中益气,疏肝养血。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黄芪18g 漂白术15g 赤白芍各10g 全当归9g 制首乌30g
绞股蓝30g 云茯苓15g 蚤休6g 生甘草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医案3:肝癌(介入治疗伴肺转移)
翁某,男,31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07.25):肝癌,胆石症,胃脘作痛,胁下疼痛,苔微浊。
辨证:肝阴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阴,化湿解毒。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鳖血炒10g 牡丹皮鳖血炒12g 杭白芍鳖血炒12g 川姜黄10g 京丹参15g
江枳壳15g 白毛藤30g 石韦15g 延胡索12g 板蓝根15g 小春花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二诊(2011.08.10):肝胆区疼痛,黄疸渐退,苔微浊。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清肝利胆退黄。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6g 赤白芍各10g 垂盆草20g 苏百合20g 江枳壳15g
板蓝根15g 小春花10g 茅苍术10g 生黄芪30g 田基黄15g
白毛藤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三诊(2011.08.31):经治黄疸已退,现正进行第2次介入治疗,症见体弱,苔浊,脉滑。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疏肝利胆退黄。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鳖血炒9g 杭白芍鳖血炒12g 垂盆草20g 板蓝根15g 小春花10g
五味子10g 生黄芪30g 牡丹皮10g 绵茵陈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四诊(2011.09.23):经治黄疸已退,痛定。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解毒。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鳖血炒10g 牡丹皮15g 赤白芍各10g 延胡索12g 温郁金10g
金扁柏15g 板蓝根15g 小春花10g 五味子12g 绞股蓝30g
蚤休9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五诊(2011.10.28):现进行第3次介入治疗,苔厚浊。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抑瘤化湿。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垂盆草30g 绵茵陈15g 薏苡仁15g 金扁柏10g
苍白术各半20g 绞股蓝30g 生黄芪30g 延胡索12g 当归中10g
共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贞芪扶正颗粒。
● 六诊(2011.11.29)、七诊(2012.01.17):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八诊(2012.03.15):复查发现肺转移,进行第5次介入治疗,苔微浊。
辨证:湿热毒聚,耗伤肺阴。
治法:平肝利胆,清肺抑瘤。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15g 板蓝根15g 苏玉竹20g 绞股蓝30g 牡丹皮15g
赤白芍各10g 小春花15g 炒白术15g 木蝴蝶9g 枯条芩6g
缩砂仁后入6g
共6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九诊(2012.07.17):进行第6次介入治疗,目前临床症状不明显,食眠尚可,苔厚浊。
辨证:湿热毒聚。
治法:清肝利胆,化湿解毒。
主方:自拟化湿方加减。
广藿香10g 佩兰叶10g 杭菊花9g 杭白芍12g 干荷叶10g
绞股蓝30g 小春花30g 制首乌20g 蚤休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十诊(2012.08.14):苔浊渐退,胁下偶痛,治守前法。
辨证:湿热毒聚,气滞血瘀。
治法:化湿解毒,行气活血。
主方: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2g 延胡索12g 金线莲10g 小春花10g 苏百合18g
绞股蓝20g 太子参15g 浙贝母15g 京丹参15g 川姜黄1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十一诊(2012.08.27):咳嗽,痰少,苔净。
辨证:湿热毒聚,肺气上逆。
治法:肃肺宁咳,行气活血。
主方: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苏百合15g
台乌药10g 京丹参15g 小春花10g 鸡内金10g 绞股蓝20g
粉葛根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十二诊(2012.09.04):咳嗽胸痛,胁下作疼,痰带血丝。
辨证:气滞血瘀,血热妄行。
治法:肃肺止血,抑瘤定痛。
主方: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干藕片15g 侧柏叶10g 紫珠草30g
法半夏10g 白及粉9g 川姜黄6g 台乌药12g 蒸百部15g
苏百合15g 木蝴蝶10g 佛手片10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健脾益肾颗粒。
● 十三诊(2012.10.12):经治咳止,胸无痛,现症见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
辨证:血热风犯。
治法: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主方:四紫汤加减。
紫草片15g 紫浮萍6g 紫天葵10g 金银花10g 牡丹皮12g
杭白芍15g 白鲜皮15g 秋蝉衣6g 刺蒺藜10g 金线莲10g
小春花10g 生甘草5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
医案4:肝癌(介入治疗)
谢某,男,43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08.16):肝癌术后4个月,再行介入治疗1次,失眠,胁下疼痛,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解毒。
主方:逍遥散加减。
金线莲10g 牡丹皮12g 杭白芍15g 五味子10g 台乌药10g
白及粉6g 海螵蛸15g 抱木神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生甘草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二诊(2013.01.23):再行第2次介入治疗,胁下疼痛解除,甲胎蛋白164ng/mL,舌绛,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
主方:逍遥散加减。
金线莲10g 小青皮15g 京赤芍12g 金扁柏10g 延胡索10g
台乌药15g 小春花10g 全瓜蒌15g 侧柏叶10g 生甘草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三诊(2013.02.19):再行第3次介入治疗,胁下疼痛解除,甲胎蛋白偏高,舌淡红,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解毒。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5g 绞股蓝30g 北柴胡9g 杭白芍15g
江枳壳10g 金扁柏10g 温郁金10g 生黄芪24g 金线莲10g
生甘草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四诊(2013.04.23):再行第3次介入治疗后,胁下疼痛除,甲胎蛋白偏高,体弱,皮肤瘙痒,舌淡红,苔薄。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解毒。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9g 杭白芍15g 京丹参10g 炒白术18g 江枳壳10g
温郁金10g 小春花10g 绞股蓝30g 金线莲10g 蚤休6g
白鲜皮10g 芋环干15g 生甘草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五诊(2013.05.27):甲胎蛋白偏高,体弱,皮肤瘙痒,胁下偶痛,苔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解毒。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小春花10g 杭白芍12g 金线莲10g 绞股蓝30g 牡丹皮15g
紫草片15g 侧柏叶10g 制首乌30g 生黄芪30g 秋蝉衣6g
刺蒺藜12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六诊(2013.07.08):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胁痛减轻,脉舌如常。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化湿解毒。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青陈皮各10g 杭白芍15g 小春花10g 绞股蓝30g
合欢皮20g 抱木神20g 川姜黄6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医案5:肝癌(术后)
洪某,男,58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10.09):肝癌术后一个月,未行化疗,胁下偶有疼痛,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扶正抑瘤。
主方:金铃子散加减。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京赤芍15g 金扁柏10g 京丹参15g
牡丹皮15g 金线莲10g 温郁金10g 生黄芪30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二诊(2012.10.16):药后胁下疼痛稍减,多发囊肿,肝硬化,眠不安,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湿热毒聚。
治法:平肝养血,扶正抑瘤。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0g 赤白芍各10g 金扁柏10g 漂白术18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枯条芩10g 天花粉18g 金线莲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三诊(2012.11.02):胁下疼痛不显,眠食尚可,苔微浊。
辨证:肝血亏虚。
治法:平肝养血,扶正抑瘤。
主方:陈氏抗肝癌经验方1加减。
醋鳖甲先煎30g 小青皮15g 赤白芍各10g 北柴胡9g 全当归10g
金扁柏15g 云茯苓15g 合欢皮20g 小春花10g 金线莲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四诊(2012.11.23)至十二诊(2013.06.07):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三诊(2013.06.25):肝癌术后经治已7个月,未行化疗,现临床症状均不明显,唯久坐后稍有不适,眠食尚可,苔薄白。
辨证:肝血亏虚。
治法:平肝养血,扶正抑瘤。
主方:逍遥散加减。
北柴胡9g 杭白芍15g 江枳壳12g 苍白术各10g 温郁金10g
嫩桑枝15g 绞股蓝20g 西秦艽9g 生甘草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