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证医案

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1:肾癌(术后伴腰痛)

陈某,男,53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07.07):右肾癌术后,现症见疲乏,腰酸痛,咽部阻塞感,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补肾利咽。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生炙芪15g 牛蒡子10g 苦桔梗10g 板蓝根15g 川续断15g

桑寄生15g 海螵蛸15g 瓦楞子15g 缩砂仁后入9g 羌独活6g

鸡内金10g 广藿香10g 淮牛膝1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贞芪扶正颗粒。

● 二诊(2011.07.16):诸症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肾和中。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京丹参12g 山萸肉15g 绵杜仲15g 川续断15g 桑寄生15g

海螵蛸15g 瓦楞子15g 江枳壳12g 漂白术30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川牛膝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贞芪扶正颗粒。

● 三诊(2011.07.29):药后呕恶吞酸已除。现症见腰酸痛,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肾壮腰。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淮牛膝15g 山萸肉15g 甘枸杞12g 生炙芪15g 漂白术30g

金铃子12g 延胡索12g 温郁金10g 桑寄生15g 炙甘草6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贞芪扶正颗粒。

● 四诊(2011.08.23):药后呕恶吞酸已除。现腰仍酸痛,脘腹作痛,小便频数,失眠,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和胃安神。

主方:自拟安神方加减。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抱木神15g 苏百合20g 珍珠母先煎60g

全瓜蒌18g 生炙芪15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延胡索12g

川牛膝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贞芪扶正颗粒。

● 五诊(2011.09.22)至十三诊(2011.06.30):主要以扶正抑瘤、壮腰益肾为主,病情基本稳定。

● 十四诊(2012.08.02):经一年左右的调治,于前几日复查,情况良好,脉舌正常。

主方:给予健脾益肾颗粒巩固治疗。

医案2:肾癌(术后伴腹膜后纵隔转移)

周某,男,40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03.14):左肾癌术后伴腹膜后纵隔转移,行化疗后。近一年来胸闷、厌食、疲乏,腰酸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开胸散结。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菟丝子15g 全瓜蒌18g 五味子10g 冬桑椹15g 枸杞子12g

山萸肉15g 漂白术15g 覆盆子15g 桑寄生15g 女贞子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二诊(2012.06.07):药后胸闷缓解。现症见呕恶,厌食,疲乏,腰酸楚,干咳,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肃肺壮腰。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桑白皮15g 苏玉竹30g 北沙参15g 五味子10g 枇杷叶10g

煮半夏10g 淡竹茹10g 广藿香10g 肺风草15g 炙甘草6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三诊(2012.06.16):腹膜淋巴结肿大,呕酸,呕恶,厌食,疲乏,腰酸楚,干咳,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和中制酸。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海螵蛸15g 白及粉9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生黄芪30g

浙贝母15g 香白芷6g 漂白术15g 淮山药30g 蒸百部15g

川牛膝15g 蚤休6g

共16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四诊(2012.07.03):经治咳止,呕酸缓解。现症见腹膜淋巴结肿大,面色萎黄,痰白而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肃肺化痰。

主方:自拟化痰方加减。

天竺黄10g 海浮石18g 青连翘15g 蒸百部15g 五味子10g

苏百合15g 木蝴蝶10g 淮山药30g 漂白术20g 山萸肉15g

桑椹子15g 川牛膝15g 莱菔子布包15g

共16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五诊(2012.07.21):经治咳止,呕酸缓解。现症见腹膜淋巴结肿大,面色萎黄,痰白而多,咽痒,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肃肺化痰。

主方:独活寄生汤。

枇杷叶10g 煮半夏10g 牛蒡子10g 苦杏仁6g 白芥子9g

肺风草10g 绵杜仲15g 川续断15g 桑寄生15g 川独活6g

川牛膝15g 五味子6g 干荷叶10g 鸡内金10g

共16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牛黄醒消丸。

● 六诊(2012.08.07):脉症基本同前。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健脾止呕。

主方:竹茹半夏汤。

竹茹10g 煮半夏12g 公丁香6g 柿蒂10g 淮山药30g

苍白术12g 白扁豆30g 鸡内金10g 炙甘草5g

共8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七诊(2012.09.03):腰酸,失眠,面色萎黄,作呕,厌食,痰白而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安神止呕。

主方:竹茹半夏汤。

淡竹茹10g 煮半夏10g 绵杜仲15g 川续断15g 鸡内金10g

牛蒡子12g 刀豆壳15g 合欢皮20g 苏百合15g 干荷叶10g

夜交藤20g 淮牛膝15g

共16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八诊(2012.09.23):腰酸,面色萎黄,作呕,口苦,舌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降逆止呕。

主方:丁香柿蒂散合二陈汤加减。

公丁香6g 柿蒂10g 生黄芪30g 漂白术20g 北柴胡6g

煮半夏12g 广陈皮10g 当归中12g 女贞子18g 旱莲草18g

山萸肉15g 缩砂仁后入6g

共16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九诊(2012.10.17):腰痛,咽痒,面色萎黄,作呕,口苦,舌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壮腰安神。

主方:丁香柿蒂散合二陈汤加减。

公丁香15g 柿蒂9g 黑元参30g 生地黄15g 云茯苓15g

干荷叶10g 鸡内金10g 制首乌30g 生炙芪10g 川续断12g

桑寄生15g 淮牛膝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十诊(2012.11.05):腰痛经治已瘥。现症见面浮肿,偶有作呕,口苦,舌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壮腰安神。

主方:二陈汤加减。

煮半夏12g 广陈皮10g 云茯苓15g 菟丝子15g 漂白术30g

淮山药30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2g 建泽泻15g 女贞子15g

海浮石18g 五味子10g 川牛膝15g 生甘草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十一诊(2013.01.14):面浮肿,腰酸,咳嗽,体虚,偶有作呕,舌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痰瘀阻肺。

治法:扶正抑瘤,益肾止呕。

主方:竹茹半夏汤。

淡竹茹10g 煮半夏12g 佛手片10g 蜜紫菀10g 款冬花10g

木蝴蝶10g 苏玉竹30g 生黄芪24g 苏百合15g 蒸百部15g

蜜枇叶15g 香前胡10g 生甘草6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十二诊(2013.01.30)至十四诊(2013.03.21):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五诊(2013.04.17):经一年左右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现偶有面浮肿,腰酸,心悸,舌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健脾利水。

主方:四君子汤加减。

炒白术30g 淮山药30g 炒苡仁15g 五倍子9g 云茯苓15g

石榴皮15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0g 扁豆花15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广陈皮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医案3:肾癌(术后伴肺转移)

高某,男,46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10.18):左肾癌术后肺转移,有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出血病史。现症见面色苍白,面部及下肢浮肿,齿衄,腰酸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水湿为泛。

治法:扶正抑瘤,补肾利水。

主方:陈氏抗肾癌经验方加减。

京丹参15g 白及粉10g 漂白术30g 干藕片18g 侧柏叶10g

黑元参15g 紫珠草30g 海桐皮15g 五加皮15g 山萸肉18g

生炙芪15g 干匏壳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二诊(2012.10.24):面色苍白,面部及下肢浮肿,大便带血,小便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健脾益肾。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淮山药30g 山萸肉15g 甘枸杞15g 杭菊花9g 宣木瓜15g

川牛膝15g 生黄芪30g 当归中10g 苏玉竹30g 赤芍药15g

五味子10g 紫珠草2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三诊(2012.11.15):面色苍白,面部及下肢浮肿,耳鸣,胸痹,大便带血,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健脾益肾。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炙芪15g 漂白术30g 赤白芍10g 京丹参15g 石菖蒲6g

当归中10g 益智仁15g 甘枸杞10g 冬桑椹15g 五味子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秋蝉衣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四诊(2012.12.15):面色苍白,面部及下肢浮肿,耳冒,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通窍抑瘤。

主方: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山萸肉15g 建泽泻15g 漂白术20g 云茯苓15g 五味子10g

生炙芪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15g 秋蝉衣6g

石菖蒲10g 苏玉竹3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五诊(2013.01.08):症脉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通窍抑瘤。

主方:二至丸加减。

苏玉竹30g 生黄芪30g 北沙参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潞党参15g 漂白术20g 抱木神15g 蒸百部15g

北前胡9g 生甘草6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六诊(2013.01.30):现症见面色苍白,耳冒,腹胀,便黑(怀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补血止血。

主方:十灰散加减。

紫珠草30g 黑地榆10g 血余炭布包10g 侧柏叶10g 生地黄18g

干藕片15g 花蕊石15g 杭白芍12g 生炙草3g 五味子10g

牡丹皮1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七诊(2013.03.07):现症见面色苍白,胸次作痛,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养血补血。

主方:四物汤加减。

紫珠草18g 干藕片15g 当归中12g 生炙芪15g 牡丹皮10g

杭白芍12g 苏玉竹30g 大川芎10g 黑穞豆30g 女贞子15g

生熟地15g

共1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八诊(2013.04.18):面色苍白,胸闷不舒,肺肿块增大,干咳无痰,下肢作肿,舌苔净,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肃肺消肿。

主方:二至丸加减。

木蝴蝶10g 苏百合15g 蜜紫菀10g 蒲公英20g 晚蚕沙布包15g

川牛膝10g 制首乌30g 干匏壳20g 生黄芪30g 佛手片10g

鱼腥草18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医案4:肾癌(术后伴肺转移)

林某,男,60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0.10.09):咳嗽,无痰,面色苍白,四肢酸楚,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肾止痛。

主方:四物汤加减。

大川芎10g 当归中15g 赤白芍10g 生黄芪30g 紫丹参15g

牡丹皮15g 直僵蚕10g 地龙干15g 宣木瓜12g 蒸百部18g

山萸肉15g 川牛膝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

● 二诊(2010.11.10):症脉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肃肺止咳。

主方:四物汤加减。

肺风草15g 蔓荆子9g 蒸百部18g 蜜枇叶10g 苦杏仁6g

佛手片10g 五味子9g 大川芎6g

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三诊(2010.12.12):症脉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止咳化湿。

主方:和中茵陈汤合止嗽散加减。

绵茵陈15g 茅苍术10g 薏苡仁15g 宣木瓜10g 杭菊花10g

蜜紫菀10g 蒸百部15g 嫩白前10g 木蝴蝶10g 地龙干15g

大川芎6g

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四诊(2011.01.28):咳嗽剧烈,盗汗,头痛,面色苍白,舌苔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肃肺止咳,化湿止汗。

主方:麻黄根汤合和中茵陈汤加减。

麻黄根12g 浮小麦30g 三角麦30g 漂白术30g 杭白芍15g

鸡内金10g 山萸肉15g 淮山药30g 薏苡仁15g 广藿香6g

厚朴花9g 川牛膝15g 木蝴蝶9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五诊(2011.03.26):咳嗽剧烈,潮热,盗汗,舌苔浊,脉弱。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肃肺止咳,和中化湿。

主方:和中茵陈汤加减。

绵茵陈10g 茅苍术10g 薏苡仁15g 蒸百部15g 苏百合15g

广藿香10g 木蝴蝶10g 佛手片9g 枯条芩15g 桑白皮15g

石榴皮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 六诊(2011.04.16):偶有咳嗽,痰多,余症同前。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肃肺止咳,和中化湿。

主方:自拟止咳方加减。

蜜紫菀10g 蒸百部20g 海浮石15g 海蛤壳18g 莱菔子布包15g

北柴胡9g 淮牛膝10g 大川芎9g 当归中15g 赤芍药15g

生地黄1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七诊(2011.04.29):经复查,情况好转。现周身作痛,纳差,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肃肺止咳,开胃健脾。

主方:自拟止咳方加减。

干荷叶10g 鸡内金10g 败酱草15g 薏苡仁15g 生黄芪30g

当归中10g 制首乌30g 抱木神15g 五味子10g 木蝴蝶9g

苏百合15g 川牛膝1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西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