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治要诀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药除了能够配合鼻咽癌放化疗以增敏减毒外,在放化疗后稳定期患者的序贯治疗及晚期转移患者的维持治疗中都显示出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存率的提高。鼻咽癌患者经历放化疗后,阴津受损、气血耗伤、脾胃功能虚弱,不宜采用以攻伐为主的猛药,而应以扶正为主、攻伐为辅。放疗后口咽干燥者,以生脉散为基础养阴生津;化疗脾胃功能受损者,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固护脾胃、减毒增效。
(一)重气血
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伤阴耗气,气血衰败,加之手术、放化疗等进一步加重气血衰竭,其病变关键在气血失调,故扶正补虚应贯穿于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治疗关键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即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以致和平。
(二)宜辨证
陈师诊治鼻咽癌讲求“随证治之”,所以在临床上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将鼻咽癌主要分为气阴两虚型、血瘀痰凝型、痰浊结聚型、热毒炽盛型、肺胃阴虚型五种证型,气阴两虚型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
(1)气阴两虚型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虚烦不眠,口咽干燥,咽痛,口渴喜饮,口腔溃烂,干咳少痰,大便干结,食少纳呆,尿黄便秘,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2)血瘀痰凝型常见症状:耳鸣耳聋,鼻塞,带血丝,涕血,头痛,舌红苔薄白,脉细。
(3)痰浊结聚型常见症状:鼻塞,涕血,头重头痛,耳鸣耳聋,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细。
(4)热毒炽盛型常见症状:口干咽燥,咽痛,口渴欲饮,吞咽困难,心烦失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5)肺胃阴虚型常见症状:气短乏力,纳少腹胀,舌红少苔,脉细。
陈师指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鼻咽癌的辨证分型不一定都是一一对应或者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阶段可能有相同的证型,同一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证型或者几种证型兼见。陈师非常注重是否进行西医的电疗,临床常见气阴两虚型或热毒炽盛型,分别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加减治疗。
(三)予加减
(1)根据不同的症状随证加减:涕血多者,加侧柏叶凉血止血,仙鹤草止血、解毒、抗癌;咽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木蝴蝶清热利咽;鼻塞者加辽细辛、苍耳子通鼻窍;清热泻火常用肥知母、灯心草、淡竹叶;阴液亏虚加太子参、乌梅、南沙参、天门冬、苏玉竹;肝肾亏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等;清热解毒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青连翘等,并且有抗癌作用。
陈师根据分型采用不同方剂:如气阴两虚型多用生脉饮加减;阴虚内热型多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痰湿蕴肺型多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多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肺肾两虚型多用麦味地黄丸加减。陈师认为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胸水、咯血、感染、疼痛等,此时治疗应“急则治其标”,根据病情或多扶正或重祛邪,做到“随证治之”。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切不可囿于中西医门户之见,或拘泥于死方不知变通。
(2)根据鼻咽癌转移的不同部位加减: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加夏枯草、蒲公英、山慈姑等;鼻咽癌脑转移,加凌霄花、全蝎、大川芎、直僵蚕等;鼻咽癌肺转移,加薏苡仁、鱼腥草、蚤休等;鼻咽癌骨转移,加绵杜仲、川续断、仙茅、仙灵脾或补骨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