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治要诀
(一)重气血
古代有“石瘿难愈”之说,因此陈师主张甲状腺癌的首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然手术多伤及人体气血,故常用生黄芪、当归、党参、鸡血藤、枸杞子等活血补血,同时加以黄药子、浙贝母、夏枯草、牡蛎、海藻、昆布、猫爪草等化痰散结,并加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抗癌治疗。
(二)宜辨证
陈师诊治甲状腺癌讲求“随证治之”,临床上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将甲状腺癌分为四种证型,即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陈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癌术后,癌毒虽去,正气已虚,气血津液大伤,证多属虚实夹杂,在机体气阴两虚、气血不足甚或阴阳虚衰的基础上夹有气滞、痰凝、瘀毒内结,以气阴两虚型较为多见。
(1)肝郁气滞型常见症状:患者颈部不适,口苦咽干,情志不畅或急躁易怒,胸闷不适,胸胁或乳房胀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细弦。
(2)痰瘀互结型常见症状:颈部肿块增大,随吞咽稍可上下移动或不能推动,颈部憋胀疼痛,痰多质黏,咽中梗塞,胸闷憋气,苔白腻,脉滑。
(3)气阴两虚型常见症状:心悸自汗,胸闷气促,面部浮肿,易伤风感冒,腰酸背痛,齿摇脱发,耳鸣不寐,消瘦,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胃脘饱胀,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溏薄,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缓无力或结代或细或细数无力。
(4)脾肾阳虚型常见症状:多见于甲状腺癌全叶切除、甲状腺激素补充不足或年老体弱、素体阳虚等患者。 症见面色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嗜睡,食欲减退,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陈师还指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癌的辨证分型不一定都是一一对应或者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阶段可能有相同的证型,比如甲状腺癌未手术阶段常见肝郁气滞型或痰瘀互结型;同一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证型或者几种证型兼见。还需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如手术后、放疗后、碘[131I]治疗及未手术等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所以临床时要随证治疗。
(三)予加减
陈师治疗瘿瘤的方药以化痰理气、祛瘀化痰、清火化痰及补虚理气之类为主。常用药有海藻、昆布、小青皮、广陈皮、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生甘草、岷当归、京赤芍、大川芎、京丹参、直僵蚕、白芥子、蓬莪术。化痰散结药多选择煮半夏、海藻、昆布、左牡蛎、直僵蚕等;化瘀散结药多选择蓬莪术、鸡血藤、光桃仁、川红花等;解毒散结药多选择夏枯草、山慈姑、黄药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蚤休、猫爪草等;行气散结药多选择广陈皮、江枳壳、金铃子、北柴胡、玫瑰花、佛手片、醋香附、温郁金等;益气养阴药多选用女贞子、金石斛、制黄精、苏百合、麦门冬、南沙参等。另外,要结合患者体质,适当选用调补五脏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