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诊治经验

第九章 膀胱癌诊治经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血尿,或小便涩痛,或排尿困难,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古籍文献中的“尿血”“血淋”“溺血”“癃闭”等范畴。《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溺赤。”即描述了膀胱癌最常见的血尿症状。《景岳全书》:“火在下焦而膀胱热闭不通”“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描述了膀胱癌晚期发生癃闭症状。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劳伤而生客热,血渗于胞故也,血得温而妄行,故因热而流散,渗于胞而尿血也”“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而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也认为:“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事过度。”膀胱癌病位在膀胱,其证属本虚标实。《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功能失司,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脾虚不运,水湿不化,加之饮食辛辣,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湿热蕴结下注膀胱,气机不畅血行瘀阻,进而湿热瘀毒蕴结膀胱,日久浸淫,伤及脉络,最终发展为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