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证医案

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伴淋巴结肿大)

林某,女,59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04.0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现症见疲乏无力,舌红苔微浊,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消肿散结。

主方:当归补血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15g 当归中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生地黄30g 杭白芍15g 牡丹皮10g 紫草片15g 板蓝根15g

制首乌30g 炙甘草6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 二诊(2011.04.18):颈部淋巴结肿大,眠不安,舌苔微浊,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15g 漂白术30g 淮山药30g 杭白芍15g 五味子1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当归中10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三诊(2011.05.06):药后眠安,颈部淋巴结仍肿大,舌苔微浊,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15g 漂白术2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10g

大川芎10g 当归中15g 生熟地15g 杭白芍15g 五味子10g

甘枸杞10g 山萸肉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四诊(2011.05.20):患者感疲乏无力,面色白,舌苔微浊,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潞党参30g 抱木神15g 漂白术30g 杭白芍15g 当归中1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五味子10g 生黄芪30g 生炙草3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五诊(2011.06.03):经治已好转。近日眠不安,舌苔净,脉细。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潞党参30g 漂白术30g 抱木神15g 合欢皮20g 苏百合18g

生熟地10g 杭白芍15g 淮山药30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六诊(2011.06.17):脉症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益气养血。

主方: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潞党参30g 漂白术3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抱木神15g

生龙牡30g 杭白芍12g 制首乌30g 黑穞豆3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七诊(2011.07.10):脉症无变化。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补益肝肾。

主方: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2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抱木神15g

生龙牡30g 制首乌30g 五味子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八诊(2011.08.06):经治淋巴结肿大恢复良好。现症见疲乏无力,舌苔净,脉细。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补益肝肾。

主方: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30g 牡丹皮10g 京丹参15g 当归中15g 漂白术30g

杭白芍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五味子10g

制黄精30g 桑椹子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九诊(2011.09.10):经治恢复良好。现症见眠不安,舌苔净,脉细。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补益肝肾。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30g 大川芎9g 当归中12g 生炒芍10g 黑穞豆30g

抱木神15g 漂白术30g 生熟地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桑椹子15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十诊(2011.10.09):经治恢复良好,舌苔净,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扶正抑瘤,补益肝肾。

主方:八珍汤合二至丸加减。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当归中15g

生炙芪30g 潞党参30g 炒白术30g 炒苡仁15g 大川芎9g

生炒芍10g 抱木神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2011.12.28因外感来诊,病情基本稳定。

医案2:白血病(化疗)

吴某,男,32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07.25):白血病,输血后在化疗中。现症见自汗出,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生血,平肝健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加减。

生熟地15g 大川芎9g 杭白芍15g 当归中12g 漂白术30g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生炙芪15g 浮小麦3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二诊(2011.08.19):药后汗止。现症见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生血,平肝健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桑椹子18g 制黄精15g 生炙芪15g

甘枸杞15g 山萸肉15g 云茯苓15g 漂白术3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三诊(2011.09.26):药后已有好转。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生血,平肝健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合二至丸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女贞子18g 旱莲草18g 紫珠草30g 小春花10g 当归中15g

生炙芪15g 炙甘草9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四诊(2011.10.10):血小板下降,舌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止血,健脾益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合二至丸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紫珠草30g 紫草片15g 仙鹤草15g 血余炭10g 生炙芪30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五味子15g 炙甘草9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五诊(2011.11.12):血小板偏低,舌红苔净,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益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牡丹皮15g 杭白芍15g 生熟地15g 紫珠草30g 五味子15g

黑穞豆30g 当归中15g 生炙芪3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六诊(2012.01.12):经治已有好转。患者身体羸弱,舌苔净,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益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当归中15g 生炙芪30g 甘枸杞10g 山萸肉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紫珠草30g 五味子15g 太子参18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

● 七诊(2012.02.20)至十三诊(2013.06.21):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四诊(2017.07.17):经两年左右治疗已明显好转。现症见四肢软弱,舌苔净,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健脾益肾。

主方:陈氏抗血癌经验方合二至丸加减。

鹿角胶另炖、分冲10g 龟板胶另炖、分冲10g 东阿胶另炖、分冲10g

生炙芪30g 当归中15g 漂白术18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赤白芍10g 甘枸杞10g 山萸肉15g 淮牛膝15g 菟丝子10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健脾益肾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