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乌梅丸
【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当归、人参、黄柏。
【功效】温脏安蛔。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方用于恶性肿瘤属寒热错杂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手足厥冷者及久泻久痢者。
【现代研究】
(1)现代基础研究发现:①乌梅丸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10细胞的生长增殖,能显著抑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并能明显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②乌梅丸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及糖酵解关键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减少乳酸堆积,改善肿瘤酸性微环境而实现的。③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受体相关激酶1(IRAK1)通过激活p38上调原癌基因(MYC)表达,从而促进肿瘤增殖,乌梅丸通过抑制IRAK1起到防治结直肠肿瘤的作用。④加味乌梅丸可抑制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与吉西他滨联合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主要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则与降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升高凋亡促进蛋白Bax的表达有关。⑤乌梅丸及拆方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其转移机制可能与调控Fas、FasL分子的表达有关。
(2)现代临床研究显示:①乌梅丸联合驻车丸灌肠能较好地改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直肠损伤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直肠黏膜情况,提高患者功能状态。②化疗合加减乌梅丸可稳定晚期乳腺癌的病情及改善生活质量,提高KPS评分,同时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ECD水平,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具有一定价值。
【名家经验】
(1)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食管癌化疗所致寒热错杂型腹泻从整体出发,立足辨证,辨证辨病相结合,从癌毒论治,以乌梅丸为基础,结合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灵活加减,取得显著的疗效。
(2)史恒军教授认为,放射性肠炎辨证多以湿热蕴结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为主,采用乌梅丸分型加减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黄金昶教授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疗效显著,可使患者临床获益。
(4)舒鹏教授认为,胃癌术后患者出现的泛酸、嗳气、腹胀、嘈杂等消化道症状,病机错综,寒热夹杂,与胃肠的协调性运动紊乱及胃酸的分布错位有关,有其自身解剖学特点,而不同于一般的反流性炎症。在辨证的基础上善用乌梅丸加减,灵活化裁,临床治疗胃癌术后反流征有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