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蜈蚣

四、蜈蚣

【别名】蝍蛆、吴公、金头蜈蚣、百脚、百足虫、千足虫等。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痉挛抽搐,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1~2条);研末冲服,一次0.6~1g。

【陈氏经验】陈师经常选用蜈蚣治疗脑瘤、肝癌、鼻咽癌、乳腺癌、白血病及其他肿瘤等,特别是脑瘤、肝癌等病症。对多种恶性肿瘤引起的癌性疼痛有一定止痛效果。

【现代研究】

(1)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实验研究发现,蜈蚣乙醇提取物、蜈蚣油性提取物对脑瘤、肝癌有明显抑制作用。①蜈蚣藻多糖对人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体内外抗肿瘤活性。②蜈蚣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作用,蜈蚣水提取物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作用,但超剂量则有一定的毒性。

(2)抗肿瘤临床应用研究:①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常用僵蚕与制白附子、全蝎、蜈蚣等相伍而成牵正散治疗脑瘤,既可以祛伏风,又能透邪毒、散顽痰,直中病机要害,取得满意疗效。②李秀荣教授运用全蝎、蜈蚣药对治疗脑瘤及脑转移瘤,临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随证加减,多获良效。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注意使用剂量不可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