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治要诀

二、诊治要诀

卵巢癌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

(一)重气血

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内虚,或后天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致脏腑衰弱,冲任失调,气血津液运化输布失司,痰饮、瘀血、湿浊内生,加之邪毒入侵,相互搏结、积聚胞宫而生本病。故卵巢癌的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大法,扶正重视健脾补肾、调理冲任,祛邪则以化痰除湿、祛瘀软坚、解毒散结等方法灵活运用。

(二)宜辨证

陈师诊治卵巢癌讲求“随证治之”,所以在临床上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将卵巢癌分为五种证型。

(1)瘀毒互结型:症见少腹包块,坚硬固定,痛而拒按,夜间痛甚,或伴胸胁不舒,月经不调,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2)痰湿蕴结型:症见少腹胀满疼痛,或可触及包块,胸闷脘痞,疲倦乏力,纳差欲呕,带下量多质黏色黄,舌淡、苔白腻,脉滑或滑数。

(3)脾肾两虚型:症见腹痛绵绵,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消瘦,动则汗出,食少无味,或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淡红,脉沉细弱。

(4)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纳呆或恶心,呕吐,痰多,善太息,夜卧多梦,头晕、头痛,腹部包块、腹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略黄,脉弦细弱或弦滑。

(5)气血两虚型: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酸软无力,面色不华,月经闭止,头晕目眩,或自汗盗汗,口干咽燥,纳呆乏力,口干苦而不欲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陈师还十分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手术前和化疗中,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为主,适当加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为手术和化疗做准备,帮助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2)手术后和化疗后,扶正和祛邪并举,增加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药的比例和用量,巩固手术和化疗的效果,防止复发。

(3)化疗期间,机体多表现出气血不足、脾胃失调及肝肾亏损的特点,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为主,既能增强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又能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促使患者病情稳定或趋向好转。

(4)对于晚期采取治疗的患者,则应注重维持治疗,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如祛邪太过,反伤正气,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存期。

陈师指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卵巢癌的辨证分型不一定都是一一对应或者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阶段可能有相同的证型,同一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证型或者几种证型兼见。还需根据前期的治疗情况如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及未手术等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在临床治疗时要随证治疗。

(三)予加减

(1)根据毒性加减选药:热毒,治宜清热解毒,常用白英、苦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瘀毒,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莪术、三棱、天花粉、山慈姑等;湿毒,治宜利水渗湿,常用薏苡仁、猪苓、土茯苓等。

(2)根据卵巢癌并发症加减用药:有腹水者,加车前子、大腹皮、建泽泻;有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者,加大黄、芒硝、江枳实、川厚朴;热毒较甚者,加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辽细辛、马钱子等。对肿瘤易于复发及发生肺、肝、骨、脑等器官转移的特点,多加用皂角刺、海藻、浙贝母、夏枯草等,以期“既病防变”,达到预防肿瘤转移的效果。

(3)根据卵巢癌转移情况加减用药:骨转移,可加用补骨脂、骨碎补、仙灵脾、仙茅等;肠转移,可加用败酱草、薏苡仁、鬼针草等;肺转移,可加用鱼腥草、木蝴蝶、金荞麦等;淋巴结转移者,可加用山慈姑、夏枯草、王不留行、猫爪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