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鬼针草

三、鬼针草

【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眺虱草、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小鬼针等。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或煎水熏洗。

【陈氏经验】陈师经常选用鬼针草治疗膀胱癌、肠癌、宫颈癌、肝癌、胃癌等,特别是膀胱癌、宫颈癌属湿热证、水肿、泄泻等病症。

【现代研究】

(1)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①实验研究发现,白花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鬼针草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增加了S180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TNF-α的含量,与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②鬼针草提取物能抑制Hela细胞及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能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抗肿瘤临床应用研究:鬼针草用于治疗各类肿瘤的基础研究报道较多,但临床上使用鬼针草抗肿瘤的经验和研究较少,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注意事项】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