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茯苓
【别名】云茯苓、茯苓皮、茯苓卷、茯苓个、茯苓块、赤茯苓、茯菟、松苓、白茯苓、松木薯、茯神、抱木神等。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水肿者多选用茯苓皮;失眠者多选用茯神。
【陈氏经验】陈师经常选用茯苓治疗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伴有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失眠等病症。
【现代研究】
(1)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实验研究发现,茯苓所含茯苓多糖、茯苓酸具有一定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免疫增强作用。①茯苓多糖可能通过JAK1/STAT3途径抑制高糖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茯苓多糖能够辅助增强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用药对肺癌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茯苓多糖增强免疫因子TNF-α、IL-2的表达调节机体免疫有关。②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桂枝茯苓丸能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抗肿瘤临床应用研究:①吴煜教授治疗中晚期肝癌以健脾益气化痰为主,辅以理气祛瘀、散结解毒之品,标本兼顾,最常用的3味药物分别为太子参、茯苓和浙贝母。②茯苓四逆汤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纯西药或单纯中药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结局,这可能与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注意事项】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