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证医案

第二节 临证医案

医案1:脑瘤(伴头晕)

章某,女,52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12.08):脑瘤。现症见头晕,失眠,耳痒,腹胀,面浮肿,口干,舌苔微浊,脉弦滑。

辨证:痰瘀互结,肝阳上扰。

治法:平肝定晕,化痰消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杭菊花10g 生黄芪30g 漂白术20g 大川芎6g

明天麻15g 天麦冬12g 浙贝母15g 秋蝉衣6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又名消镇康胶囊)。

● 二诊(2011.12.26):药后头晕、失眠等已好转。现仍见耳内痒,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肝阳上扰。

治法:平肝祛风,化痰安神。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9g 明天麻10g 杭菊花10g 双钩藤6g

煮半夏12g 石菖蒲6g 苏百合18g 合欢皮15g 秋蝉衣6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三诊(2012.01.11):仍见耳内痒,偶咳,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肝阳上扰。

治法:平肝祛风,化痰安神。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9g 杭菊花10g 大川芎9g 双钩藤10g

苏百合10g 赤白芍10g 漂白术24g 煮半夏10g 珍珠母先煎6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四诊(2012.02.12):颜面浮肿,伴咳喘,舌苔厚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抑瘤,化浊祛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10g 绵茵陈15g 茅苍术10g 大川芎6g

薏苡仁15g 杭白芍12g 制首乌30g 生黄芪15g 海桐皮15g

晚蚕沙布包12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五诊(2012.03.01):颜面浮肿,肢末作肿,伴咳喘,舌苔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湿热阻络。

治法:化痰散结,祛湿通络。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薏苡仁15g 茅苍术10g 绵茵陈15g 干匏壳15g

小桂枝6g 宣木瓜10g 京赤芍15g 淮牛膝12g 车前子布包15g

晚蚕沙布包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六诊(2012.05.17):头晕、头疼发作,面浮肿,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湿热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祛湿消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直僵蚕10g 大川芎6g 地龙干15g 杭菊花10g

粉防己10g 干匏壳20g 当归尾10g 京赤芍15g 晚蚕沙布包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七诊(2012.06.09):眩晕,颜面及下肢浮肿,口干,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肝阳上扰。

治法:平肝抑瘤,祛湿消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10g 绵茵陈15g 茅苍术12g 杭菊花9g

薏苡仁15g 粉防己10g 干匏壳20g 海桐皮15g 五加皮15g

晚蚕沙布包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八诊(2012.07.03):胁下痛痒,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肝郁气滞,水饮内停。

治法:疏肝理气,利水消肿。

主方: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北柴胡6g 杭白芍12g 江枳壳10g 干匏壳20g 海桐皮15g

漂白术30g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台乌药10g 小春花10g

五加皮15g 生甘草6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九诊(2012.07.28)至十二诊(2012.10.25):病情基本稳定,仍从前法治疗。

● 十三诊(2012.11.21):头冒且晕,口干,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气阴不足。

治法:抑瘤定晕,益气养阴。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直僵蚕10g 明天麻10g 杭菊花10g 地龙干15g

金石斛15g 天门冬15g 生黄芪30g 赤白芍10g 淮山药30g

玉米须20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十四诊(2012.12.24):脑瘤所致眩晕经治症状均已好转。现症见头晕,虚热,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虚热内生。

治法:抑瘤定晕,清退虚热。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9g 明天麻10g 直僵蚕10g 地龙干15g

杭菊花10g 生黄芪24g 双钩藤6g 杭白芍12g 川藁本5g

当归中9g 嫩白薇6g 地骨皮12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十五诊(2013.01.25)至十七诊(2013.05.03):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八诊(2013.05.23):经治临床症状不明显。现口干,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湿浊内阻。

治法:祛湿化痰,平肝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2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9g 杭菊花10g 紫苏梗10g 漂白术15g

川厚朴10g 明天麻9g 煮半夏10g 抱木神15g 生甘草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十九诊(2013.06.24):经治身体状况尚可。现症见小便混浊,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下焦湿热。

治法:清利下焦,平肝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2加减。

凌霄花10g 杭菊花10g 败酱草15g 薏苡仁15g 建泽泻15g

云茯苓15g 制首乌15g 滑石粉18g 瞿麦18g 晚蚕沙布包15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医案2:脑瘤(术后伴梗阻性脑积水)

江某,男,67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07.30):脑胶质瘤术后梗阻性脑积水。现症见头晕,咳痰,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肺气不利。

治法:平肝抑瘤,止咳化痰。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10g 煮半夏10g 漂白术15g 杭菊花9g

云茯苓15g 鱼腥草30g 海浮石15g 浙贝母15g 天竺黄10g

五味子9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二诊(2012.08.05):脉症如前。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平肝抑瘤,通络安神。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10g 制首乌18g 当归中10g 杭白芍12g

地龙干15g 鱼腥草15g 杭菊花9g 五味子9g 远志肉9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三诊(2012.08.16):诸症同前。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通络抑瘤,利水消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明天麻10g 杭菊花9g 双钩藤6g 煮半夏12g

漂白术15g 鱼腥草18g 茯苓皮15g 远志肉10g 石菖蒲6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四诊(2012.08.27):脉症未变化。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抑瘤通络,利水消肿。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6g 杭菊花10g 地龙干15g 直僵蚕10g

生黄芪30g 抱木神15g 苏百合10g 肥知母6g 远志肉9g

五味子9g

共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五诊(2012.09.23):经治头晕、头痛已止。现症见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通络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6g 地龙干15g 地鳖虫6g 制首乌30g

明天麻10g 杭菊花10g 直僵蚕10g 蔓荆子9g 煮半夏12g

漂白术20g

共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医案3:脑瘤(术后伴头晕)

林某,女,39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1.11.26):脑胶质瘤术后,化疗3次。现症见头晕,眠欠佳,便秘,体弱,面色苍白,舌淡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安神,抑瘤润肠。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合二至丸加减。

制首乌30g 全当归10g 大川芎9g 五味子10g 苏百合20g

天门冬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明天麻10g 杭菊花10g

肉苁蓉30g 垂盆草30g

共1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二诊(2011.12.12):药后便秘好转。现症见头晕,失眠,体弱,面色苍白,舌淡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安神,扶正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合二至丸加减。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凌霄花10g 杭菊花10g 全当归10g 五味子10g 杭白芍15g

苏百合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三诊(2011.12.30):药后头晕好转。现症见失眠,体弱,面色苍白,舌淡苔微浊,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安神,扶正抑瘤。

主方:二至丸加减。

生炙芪15g 女贞子20g 旱莲草20g 黑穞豆30g 当归中10g

赤白芍10g 五味子10g 合欢皮20g 鸡内金10g 干荷叶10g

炙甘草6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四诊(2012.01.24):诸症同前。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养血安神,扶正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苏百合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抱木神15g

当归中10g 远志肉10g 赤白芍10g 蚤休6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五诊(2012.02.09):现症见膝关节疼痛,体弱,舌淡苔白,脉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肾安神,扶正抑瘤。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苏百合15g 当归中10g 生黄芪18g 淮牛膝10g

宣木瓜10g 天花粉18g 生甘草6g

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六诊(2012.03.07)至九诊(2012.07.15):治疗期间合并乳癖病,给予扶正抑瘤、化癖散结之法。

● 十诊(2012.08.02):复查胶质瘤大都吸收。现症见膝关节疼痛,乳癖尚有少许硬结,舌淡苔白,脉缓。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益肾舒筋,扶正抑瘤。

主方:当归补血汤加减。

当归中15g 生黄芪30g 淮牛膝15g 赤芍药15g 宣木瓜10g

菟丝子15g 左牡蛎30g 浙贝母15g 黑元参30g 桑椹子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十一诊(2012.08.19)至十五诊(2012.10.27):期间以治疗乳癖病为主,给予扶正抑瘤、化癖散结之法。

● 十七诊(2012.11.10):经一年左右调治,患者体重增加近10kg,面色红润,病情已基本好转。现症见外感表证,咳嗽,眠尚欠安,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外感风燥,痰湿阻肺。

治法:疏风润燥,化痰安神。

主方:桑杏汤加减。

霜桑叶10g 苦杏仁9g 枇杷叶10g 广藿香10g 煮半夏10g

海浮石18g 浙贝母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佛手片10g

莱菔子布包15g

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医案4:脑瘤(术后伴自汗)

吴某,女,57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08.28):脑后颅窝神经鞘瘤,经伽马刀术后。现症见自汗,恶风,失眠,齿痕舌,舌苔厚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固表止汗。

主方:玉屏风散加减。

生黄芪30g 软防风6g 漂白术18g 绵茵陈15g 茅苍术10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京丹参15g 金石斛15g 海浮石15g

天竺黄10g 薏苡仁1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二诊(2012.09.06):脑瘤术后体虚。现症见自汗出,恶风,微咳,失眠,齿痕舌,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固表止汗。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合玉屏风散加减。

凌霄花10g 鱼腥草18g 生黄芪15g 漂白术30g 软防风6g

麻黄根10g 浮小麦30g 全瓜蒌15g 生龙牡3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贞芪扶正颗粒。

● 三诊(2012.09.13):诸症仍同前。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固表止汗。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合玉屏风散加减。

凌霄花10g 生黄芪15g 漂白术30g 软防风5g 苏百合18g

抱木神15g 夜交藤20g 合欢皮20g 五味子10g 粉葛根15g

共1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贞芪扶正颗粒。

● 四诊(2012.09.25):诸症同前。

辨证:湿浊内蕴,外感风热。

治法:抑瘤化浊,疏风解表。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蜜枇叶10g 苦杏仁6g 广藿香10g 牛蒡子10g

大川芎6g 杭菊花10g 生甘草6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五诊(2012.10.06):体虚易外感。现症见咽痛,自汗出,恶风,口渴,舌苔微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体虚外感。

治法:抑瘤化浊,疏风利咽。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生黄芪15g 漂白术20g 软防风5g 粉葛根15g

板蓝根15g 牛蒡子10g 云茯苓15g 煮半夏9g 苦桔梗6g

肺风草蜜炙9g 生甘草3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六诊(2012.10.17):现症见项强,自汗出,恶风,作咳,口渴,舌苔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体虚外感。

治法:抑瘤化浊,疏风止咳。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大川芎6g 川藁本9g 漂白术20g 软防风5g

粉葛根15g 生黄芪15g 广藿香10g 佩兰叶10g 牛蒡子10g

蒸百部15g 煮半夏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七诊(2012.11.13):药后自汗出、恶风等症稍好转。现咽干,咳嗽,口渴,舌苔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疏风止咳。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粉葛根15g 直僵蚕10g 当归中10g 蒸百部10g

赤白芍10g 嫩白薇10g 地骨皮15g 明天麻9g 京丹参12g

台乌药10g 漂白术15g

共30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八诊(2013.02.26):经半年左右调治,恢复良好。现症见腰酸,偶咳,大便干,少腹痛,舌苔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扶正,益肾止痛。

主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川独活6g 桑寄生15g 川续断15g 绵杜仲15g 明天麻9g

杭菊花6g 蒸百部15g 金铃子10g 延胡索10g 赤白芍10g

台乌药10g 牛蒡子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医案5:脑瘤(术后伴癫痫)

吴某,男,35岁,门诊病例。

● 初诊(2012.08.11):脑右额叶胶质瘤,术后伴癫痫发作。现症见偶头痛,齿痕舌,舌苔黄厚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杭菊花10g 夏枯草15g 直僵蚕10g 大川芎6g

地龙干15g 水牛角15g 牡丹皮15g 薏苡仁15g 赤白芍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二诊(2012.08.19):偶头痛,舌苔黄厚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杭菊花10g 夏枯草15g 直僵蚕10g 大川芎6g

地龙干15g 水牛角15g 牡丹皮15g 薏苡仁15g 赤白芍10g

绵茵陈15g 茅苍术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三诊(2012.09.27):药后近一个月癫痫未发作。现症见腹痛,泄泻,舌苔浊,脉滑。

辨证:湿浊内蕴。

治法:抑瘤化浊。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潞党参10g 漂白术30g 淮山药30g 薏苡仁15g 扁豆花10g

石榴皮15g 地龙干15g 凌霄花1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

● 四诊(2012.10.07)至十一诊(2013.02.25):病情基本稳定,从前法治疗。

● 十二诊(2013.03.12):经治半年余,癫痫未再发作,偶见头晕,脉舌如常。

辨证:痰瘀内阻。

治法:化瘀定晕。

主方:陈氏抗脑瘤经验方1加减。

凌霄花10g 京丹参12g 当归中15g 京赤芍15g 明天麻9g

双钩藤10g 直僵蚕10g 浙贝母15g 杭菊花1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服用消镇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