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气止痛药对

四、理气止痛药对

(一)香附与乌药

【功效主治】理气止痛,和血散郁。用于下焦作痛、腹胀、肠鸣、腹泻等病症;肝炎午后腹胀,痢疾里急后重等症;妇女经期或产后,小腹疼痛属气血不和者;以及肿瘤患者见以上诸证者。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药对用于各类恶性肿瘤属寒凝气滞之疼痛患者。

【常用剂量】香附6~15g,乌药6~15g。

(二)荔枝核与橘核

【功效主治】理气降逆,散寒止痛。用于疝气疼痛、阴核肿胀,妇女少腹气血刺痛等症;腹部癥瘕包块等病症。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药对用于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疼痛,特别是妇科肿瘤、睾丸肿痛等病症。陈师临床上还会加上山楂核组成角药,用于治疗疝气疼痛、睾丸坠胀疼痛等。

【常用剂量】荔枝核10~15g,橘核6~15g。

(三)佛手与香橼

【功效主治】理气宽胸,散寒止痛,疏肝健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滞心痛者;脘腹胀痛证属肝郁气滞、肝气犯胃、升降失常者。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药对用于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疼痛,特别是证属肝郁气滞、肝气犯胃所致的脘腹疼痛、胁肋胀痛等病症。

【常用剂量】佛手6~15g,香橼6~15g。

(四)延胡索与乌药

【功效主治】行气宽胀,散寒止痛。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尤以偏于寒性之气痛最为有效。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药对用于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疼痛,特别是证属气滞血瘀、寒凝所致的疼痛、胁肋胀痛等病症。

【常用剂量】延胡索6~15g,乌药6~15g。

(五)香附与郁金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理气。用于气滞血瘀的胁肋疼痛、经期腹痛等症。

【陈氏经验】陈师常选此药对用于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疼痛,特别是证属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的胁肋胀痛、脘腹疼痛等病症。

【常用剂量】香附6~15g,郁金6~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