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脏同调

三、三脏同调

陈师认为肾癌病位在肾,为肾气所主,主要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肝肾乙癸同源,肝气郁结,或化火或生风,导致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瘀,结聚成毒,可促使肾癌的发生。治疗上需肝肾同调,常用滋肾养肝、益肾平肝、疏肝泄肝等法参以治之,柔养肝脏,平抑肝风、肝火,抑制气、血、痰、火、湿、毒等邪实产生,有助于肿瘤的控制,常配伍杞菊地黄汤加减。若阴虚火旺者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若阴虚阳亢明显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常用药为制首乌、当归、赤芍、白芍、枸杞、灵磁石、杭菊花、山茱萸、淮牛膝、牡丹皮等。

陈师还强调肾癌患者大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治疗时应时时顾护脾肾,正所谓“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分生机”。脾肾两脏为肾癌病位所在,亦为人之根本,遣方用药不可过用攻伐;肾居下焦,“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往往需选用质厚重的药物如淮山药、漂白术、熟地黄、山茱萸、川牛膝、金狗脊、左牡蛎、龟板等方可建奇功。肾居下焦,强调在使用抗癌解毒类药物治疗肾癌时,应配合使用具有下行特性的药物载攻邪之品直捣癌巢,常用车前草、川牛膝、滑石粉等。此外,对于顽固性腹胀少尿、水肿腰痛的患者,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恰当选用引经药往往收效较好,如杭白芍、绿升麻可引入脾,川独活、肉桂引入肾,附子或肉桂可兼入脾肾两经,既可温肾,又能暖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