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隋唐时期
2025年09月26日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云南茶叶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并且逐渐商品化。中央政权也注意到了普洱茶对西域民族的重要性,实施“以茶治边”策略,为早期的普洱茶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唐代咸通三年(862年)曾亲自到过云南南诏的唐吏樊绰,在其著《蛮书》卷七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文中的“银生城”是当时统治云南的南诏王所建,地辖今元江县、镇沅县、景东县、澜沧县以及西双版纳州,与后来的普洱茶的主产区大体吻合。这段记载也说明唐宋时期云南产茶集中在滇南,采制粗放,饮用方法都是加上香辣配料等煮饮。
图1-2 《蛮书》卷七相关记载(图片来源:云南国际茶叶交易中心)
据《滇海虞衡志》记载:“常疑普茶不知显自何时……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说明唐朝时期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使用进行贸易。文成公主进藏后广泛推行饮茶,由她创制的酥油茶被广泛接受,茶变成了吐蕃人民必不可少的饮品茶叶,并以此和吐蕃,以至于“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