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大千世界中,普洱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渐渐演变成我们情感表达的一部分,它历经时间的沉淀,以其特有的醇和、浓厚品质示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品饮和喜爱。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逐渐重视,普洱茶对健康和精神的双益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如今普洱茶在国内外掀起的热潮下,也受到了追捧和青睐,但人们对普洱茶的认知和了解却是匮乏的,普洱茶在世界的传播依然有限。为了让这种始于云南的茶能传于世界,泽福天下,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和茶学院联合编写《绿色大健康—中国云南普洱茶》一书,在撰写过程中,云南省人民政府王敏正参事学术团队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和帮助,最后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旨在向人们传达普洱茶的魅力,让普洱茶融入“一带一路”,让世界爱上普洱茶、了解普洱茶,得到普洱茶的滋润。

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是为落实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提出的“中方愿意设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的倡议,由外交部和教育部于2012年7月共同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对外(主要是东盟国家)教育和培训基地,是中国面向东盟的教育培训中心与专门培养农业相关领域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中心具有对外文化宣传及农业技术培训与技术转移的职能。中心成功举办了由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等资助以及由科技部、教育部、商务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云南省科技厅、共青团云南省委等部门主办的40期国际培训班,为东南亚、南亚国家培训了800余名学员,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200多场次。学院党委书记刘艳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绿色大健康产业政策、普洱茶文化、科技制度创新,以及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等研究工作,出版中国-东盟区域农业领域专著多部、论文多篇。本书的出版是为了把中国云南普洱茶推向世界,以普洱茶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与农业科技。

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名师工作室团队,数十年来对普洱茶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先后完成国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昆明市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相关普洱茶研究(课题)项目20余项,深入普洱茶产地、市场、企业等一线进行研究与产业服务,凝聚研究成果出版了《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加工技术》《云南普洱茶化学》《普洱茶与微生物》《普洱茶文化学》《普洱茶学》《第一次品普洱茶就上手》等20余部著作,不断地完善和丰富了普洱茶学科体系。正是因为有了多年研究普洱茶的经历,在足够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支撑下,工作室团队成员在编写的过程中,才能精准、细致地把普洱茶的美以及普洱茶的核心内容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