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与普洱茶的发展
2025年09月26日
三、茶马古道与普洱茶的发展
人们所说云南与西藏间的“茶马古道”,是近代以来对两地间交易茶叶、马匹交通线的雅称,历史上必与“茶马互市”有密切的关联。
思普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人们将云南省西南部包括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境及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沧源县等地域泛称为“思普区”)历史上的盐茶马道,是伴随着盐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起的。普洱茶早在唐代就已销往西番。宋代时已开始有茶马市场,以茶易马。元代时茶叶已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到明朝时,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的记载。明万历年间,在普洱已设官管理茶叶贸易。据考,历史上普洱茶运销量号称10万担以上,清顺治年间,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三万驮之多。清代中叶,清政府已在普洱府和思茅厅增设茶局,商人经营茶叶要向官方领取茶引(即执照)。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攸乐山设“攸乐同知”,统兵五百防守山寨,征收茶捐,当时每年约有马帮千余驮运茶叶,然后转运普洱府加工精制。由于瘴疟流行,乾隆元年(1736年),清政府将“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从此思茅又成了普洱与西双版纳之间的茶叶中转站,思茅也因“普茶远销”而繁荣起来。从道光至光绪初年(公元1821—1876年),思茅城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此,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滇南商道已成为一条“茶叶商道”,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西双版纳和思茅、普洱之间,这时期的普洱茶马道异常兴盛。
Fig.2-17 Ancient Lushi Town
Fig.2-18 Ancient Tea-horse Road in ancient Lushi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