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事业的献身者、殉职者

三、文学事业的献身者、殉职者

1.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常常引用“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句柳青的名言,勉励文学爱好者,也以导师柳青的名言自策、自励和自勉。他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为座右铭,在文学的道路上苦苦追寻。然而牛为了更好的劳作,也是需要吃草和休息,更何况人呢?路遥常常在自己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注意休息,也不注意营养,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了这顿下顿何时吃却无法知道,即使在《平凡的世界》高强度的创作中,他的生活也是极为简单的,常常是一手掐住俩个馒头,另一只手捏一根生葱,就这样凑合着塞饱肚子,哪里还顾得上有没有营养这一说。他原本看起来非常健康强壮的身体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写作,被严重透支和损毁了。在生命出现危机的时刻,要不要拼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他真的做了艰难的选择。他想如果此时停下笔来,调养身体,不进行创作,可能像柳青一样因为留下一部残缺的《创业史》而死不瞑目;如果选择继续完成创作,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路遥最后选择了继续完成创作,在关键的时刻,他冲过了终点,完成了《平凡的世界》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耗尽了他的生命,最后长眠于这个他热爱着的世界。他比柳青幸运的是他可以做出选择,避免了前辈的悲剧,却也留下了无限的悲怆与遗憾。

路遥是在登上文学的一个新的高地,赢得了鲜花和胜利之后,像战士那样,手握着战旗永远地倒下了。他是用生命铸造了自己的文学辉煌,用牺牲完成了在人类文学事业的无限攀登及世代接力中,属于自己的一棒。他的作品,他的人格,就是一面文学的战旗。

2.“搞创作,这是傻瓜干的事,精明人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路遥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特别是在创作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其严谨的态度。他的作品总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让人品味不尽。他认为,作品的分量不仅来自作家厚实的文学功底和生活积淀,而且也来自于作家的思想深度和厚实的社会学理论。他说:如果没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就会没有思想深度,就缺乏对生活的穿透力。

作家就是老老实实地写文章,留下千古的文字。为写作《平凡的世界》做资料准备的时候,他整天关在延安宾馆的房间里,翻啊抄啊……长时间的拼命工作吞噬着他的生命,弄得他筋疲力尽,疲惫不堪。人不是铁打的,他对朋友也坦白承认:“我很累,累得要命。”喘口气他接着说:“搞创作,这是傻瓜干的事,精明人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他自己就是用命去搞创作,最后连命都没了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