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真实性原则
1.真实性的内涵
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和灵魂,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对事物真实情况的反映,“写真实”是现实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主要指文学作品通过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不仅仅忠实于对客观生活的真实描绘,而且要忠实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体验的真实,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事实,做到所描绘的完全真实。
生活真实,即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和事,它是客观现实。
艺术真实:它是艺术家以真切的生活为基础,通过艺术的创造力,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经过提炼、加工和变形所揭示或显示出来的本质底蕴和人生的意趣真谛。
所谓文艺的真实性,是指文学艺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的描写”“真实的再现”“真实的叙述”等。
理解艺术真实必须把握下列三层含义:文学的艺术真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事为主要描写内容,经作家的艺术创造,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来达到艺术的真实,这指的是事真。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作家对生活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主观评价和主观情感,文学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离开了作家的主体意识,也就丧失了文学自身的存在意义,在承认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又不能忽视作家独特的情感和艺术创造力,这种主观的情感与评价,又不可避免地与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相一致,只要做出的评价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与你的情感相一致,这就是情真与理真。一部文学一定要反映时代背景、反映社会生活,对历史进行总结,做出主观的评判。艺术真实是事真、情真、理真的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2.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一,忠实于客观现实,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第二,真实地描写现实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第三,真实性还要求艺术描写的具体性和生动性。
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真实性。真实性是陈忠实在创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原则,对真实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表现,这在他的文学创作中都有非常准确的体现。“真实是我自写作以来从未偏离更未动摇过的艺术追求。在我的意识里愈来愈明晰的一点是:无论崇尚何种‘主义’,采取何种写作方法,艺术效果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真实。道理无需阐释,只有真实的效果才能建立读者的基本信任。我作为一个读者的阅读经验是,能够吸引我读下去的首要一条就是真实;读来产生不了真实感觉的文字,我只好推开书本。在我的写作实践里,如果就真实性而言,细节的个性化和细节的真实性,是我一直专注不移的追求。”[50]真实性的原则,是陈忠实文学创作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白鹿原》这部书写“一个民族秘史”现实主义小说,就是他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