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如何产生信任

3 大脑如何产生信任

读到这里你也许有个疑问,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你的设定是真实的呢?人们对你的信息产生信任感,是由大脑的工作原理造成的。如果你不明白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就不能充分地利用预设功能。反之,你会惊奇地发现,大脑竟然可以任由你摆布。

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去理解它。这是大脑的一个特性,除非它没有关注到,否则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还是想到的,大脑都会对其进行解读。对于大脑来说,它只有理解了信息,才能知道信息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一旦理解了,大脑就会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就比如:“你可以不去想象一头白熊吗?”你要执行这个指令,首先要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理解它的时候,你的脑中就会联想到一头白熊。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这句话。就在你理解的时候,这头白熊已经冲进了你的大脑。能呈现在大脑中的信息,会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这句话中的白熊对你来说也已经存在了。这使你在执行不去想起一头白熊的指令时,你总是要先想到它。结果每指令一次这个指令都会想到白熊一次,你只要不想想起它就等于又在想起它。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你是很难把大脑制造的这头白熊赶出去的。

大脑要想理解信息说的是什么,就需要呈现它,而呈现在大脑中的信息,会被默认为真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默认其为真实,只要大脑没有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就算接受了它。大脑理解它、认出它的过程,就是相信它的过程,也是说服自己的过程。

当你看到“一个大蓝苹果”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这句话不像“一个大红苹果”那么容易理解。大脑接收到这个信息后,不是先质疑它,而是先试着理解它,试着联想出一个蓝苹果的模糊形象。这个形象的产生,是激活苹果和蓝色两者关联的过程。要想理解这句话,你的大脑必须完成这个关联的过程,把它呈现出来,假设它是存在的、真实的。当你的大脑中产生这个形象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形象存在的可能合理化。大脑会把这个形象放进一个合理的情景中,让它的存在变得合理。大脑会认为这条信息说的是一个玻璃做的蓝苹果,或者是个水晶苹果。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大黑苹果”,你可能会认为它是个腐烂的苹果,或是被涂黑的苹果。这就是你在合理化黑苹果存在的可能。大脑构建、解释、理解的过程,就是在说服自己相信。只要人们能在脑海中自圆其说,大脑就会默认接受信息的描述。对大脑来说,能理解的就是真的。

记住,大脑不会轻易被一些信息难倒,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它不会随便说不知道、不明白,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它总是拼尽全力。也可以说,怀疑不是人的本性。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模式默认为“理解它”,而不是“质疑它”。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指出:“在理解一个陈述之前,大脑一定会先试图相信它。如果这个陈述正确的话,你必须先了解它说的是什么意思(赋予它意义)。”就比如在前面的实验中,研究者暗示被试视频里的男孩情绪不稳定。被试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第一感觉不会是“不会的、不可能”,而是默认了这条信息的陈述,开始去理解它。被试很容易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也很容易模糊地想象到这个孩子古怪的样子。

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产品详情页中的描述时,会默认相信那些信息,然后再去理解它。也就是说,人们看到你事先设定的信息时,会按照你的设定去理解它。就比如鸡蛋包装盒上印有“安全、无农药残留、无抗生素”的信息,人们选择买这些鸡蛋,就表示接受了这样的陈述。其实人们没有任何的依据去相信这些信息,他们不知道鸡饲料是不是用没有农药残留的粮食加工而成的,也不知道这些鸡如果不用抗生素,是怎样避免患上鸡瘟的。这些他们都不知道,甚至可能没有一点相关的常识。即便人们有某些依据,也是接受了别人为他提供的陈述。人们的大脑只是在凭借一种假设展开合理的推理,最后得出一个“可以放心吃”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被蛊惑,容易相信一些极端言论的原因。这和大脑的运作机制密切相关。人们总是先提取大脑中的结论,然后再去证明它。

人们大脑中的形象,只要能够被构建,就能够被解释;只要能够被解释,就会被认为是存在的、合理的、真实的。大脑的这种运作机制,很容易使人们产生确认偏误。你大脑中所构建的形象画面,会成为脑锁,让你高估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人们一旦相信,就会进入另外一个阶段,那就是自证预言。这又叫作自动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对形势的主观判断,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使预言的事件成真。例如,那些老师认为那个男孩的情绪不稳定,接下来就发生了实验中的情景——去证实这样的认识,看到男孩的很多行为都感觉不正常。如果这些老师真的在教这个男孩,他们会感觉这个孩子做什么都不正常,会三番五次地找孩子的家长,结果真的会把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人们在接收到设定信息的时候会默认相信它。但是很多时候,你的信息之所以不能让人相信,是因为信息的设定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信息本身就没有让用户信任的基础。另外一种可能是你没有帮助用户把信息合理化。信息的设定是要讲求方法的,首先一定要遵循“三个一致性的原则”,另外后面要讲的“四个信息加密原则”也和信息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会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情景来让信息合理化。只要掌握了这些工具,你设定的信息就是有效的。